2024年6月6日錄音
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
 

昨天啊,我在網上,看了兩個故事,就是一個人做的,專門對西藏的這些有虹化高僧的這個記錄,確有其事。最早的虹化的這個事情呢,是在一九五幾年的時候,1956年還是1957年,進藏的一個書記,是當時的西藏軍區的司令,好像是一個上將,他記錄的。

 

他說,他收到了他們當地的一個活佛大喇嘛的一封信,就說他很快要遠行了,希望在他臨走之前呢,把這個司令見上一面。這個司令呢,他跟這個活佛關係也不錯,然後就想「等他臨走那一天,我去給他送行去」。

 

然後到那一天了之後呢,這個司令呢,就去他們那個寺院。他發現那個寺院里靜悄悄的,沒有人,也沒有香客,只有他的十幾個弟子呀,很安靜地圍坐在這個喇嘛周邊。然後這個喇嘛呢,在那個地方打坐、念經,過了一會兒呢,這個喇嘛就放下這個念珠,然後就禪定打坐了。然後他,就在他身邊大概五六米的距離看着,看到這個高僧啊,這個喇嘛的身體啊,從地上飄起來,然後又掉到地上,來回三次。然後這個時候呢,空間啊,天空當中響起就像打雷一般的那種巨大的聲響。然後虛空當中,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光芒,像彩虹樣的光芒。

 

然後就看那個高僧的身體呀,就開始身上放光了;身上光芒越放越亮,越放越亮,隨着他的光芒的增長,這個人的身體在縮小,直至到最後的話,他那個身體就縮到一個不到一尺的這個程度——就一個人,一米七、八,一米七、一米八個子的人,就縮小到一尺的程度。然後留下來的身體,就像是「炭化」的樣子,很堅硬,就像是頭髮、指甲……都像炭化了一樣。然後他就把這個事情,如實地上報給了國家。這就是有記載以來最早的,有文字和當事者記錄以來的,西藏虹化的一個案例。

 

然後是1976年,還是1977年的時候,是西藏的……是西藏,還是甘肅的甘南地區的一個當地的宣傳部長,親身參與了,他們當時是在甘南地區的一個活佛的圓寂的場面,記錄也是一樣的。

 

他去的時候呢,看到那個活佛的助手周邊啊,圍滿了人群,成百上千個,都是信眾。然後他就聽到天空當中響起如雷般的聲響,天空當中出現彩虹。然後呢,就看到這個法王啊,這個高僧啊,從地上飄起來,身上出現各種各樣的光芒,最後他這個身體,就融化在光芒當中消失掉了。這是第二例,就是在中國近代史上,以官方記載的第二例,這種虹化的現象。事實是證明了,M宗的這種成就啊,M宗這種修行的大成就者呀,他的肉身可以虹光化,就變成光,走了。

 

這個虹光身有三種:第一種,就說是這個人的身體呀,在這種巨大的,像打雷閃電那種巨大的轟鳴的聲響當中,慢慢縮小,同時他的身體出現光芒,最後這個身體縮小到一尺的長度,這是第一種。

 

第二種的話,就是這個高僧啊,這個身體啊,出現這種七彩的,像是霓虹一樣,像是彩虹一樣的光芒,伴隨着仙樂,他的身體就逐漸地融入光當中了,然後隨着一道光就走了,他的身體變成一道光走了,就不留任何痕迹了。

 

第三種,最高的成就呢,就是這個身體虹化之後,他的這個身體出現光芒,伴隨着巨大的聲響——雷鳴般的聲響,還有各種各樣的天空當中的光芒、彩虹,身體光化了之後,然後那個光,重新聚合成為一個佛的形象。這個就是最高的虹光身的這種狀態。

 

然後當時西方還有好幾個人,美國的幾個科學家,還專門過來調查,好像是一個五百年前的虹光身的覺者留下來的遺體,就是一尺高。他們用儀器去檢測他,發現他的身體呀,是完全炭化的,他的五臟啊,都健全,他的肉體細胞也健全,但是他不腐爛。

 

因為就在我們身體裏面,是有各種各樣的細菌的,當人體去世了之後啊,身體的細胞的運行停止了之後,他不就失去了免疫力了嘛,他就沒有營衛之氣在推動脈絡循環的時候,細菌就開始滋生了,然後人的身體就開始腐爛了,這正常的嘛。

 

但是,修到虹光身的成就者,留下來的遺體是不腐的,就他的身體內在,是完全被轉化為了一種物質,非常堅硬,就像類似於舍利子一樣,你沒辦法確定它是什麼樣的成分。有人說那個是鈣,那為什麼所有人身體裏面都含鈣,為什麼只有高僧能燒出舍利子,而常人不行呢?

 

看到這些傳聞啊,看到這些故事啊,看到這些視頻的這種傳說啊,就這些真實案例的記載,我心底裏面是五味雜陳啊。有羨慕的成分,有嚮往的成分,有很熟悉、很熟悉的一種記憶的眷戀,還有一種,就說是,好像在我靈魂啊,在我靈魂的那種感知的體驗上面呀,對這種虹光身,我特別特別地熟悉和眷戀。

 

哎呀!我如果現在改弦更張了,去修行這虹光身了,我不用老師的,我不需要任何M宗的上師過來做我老師,我知道虹光身怎麼修出來。那麼我今年50歲,在我90歲的時候,修行40年……不用修行40年,修行35年吧,在我85歲的時候,我就可以保證自己,百分之百可以達到,最起碼是第二種以上的虹光身。第三種,我有可能,大概有60%的可能達到完全光化以後,由光構成一個佛的形象,我有可能達到。但是我有把握達到的是第二種,就說是身體完全光化,變成一道光,融入虛空當中去,而且身體不留任何痕迹,這個是我有把握達到的。

 

但是,雖然我內心裏面很渴望,很嚮往,很眷戀,但是我知道這是不對的。我知道這種虹光身的修行啊,這種拙火定的修行啊,他對於我今天修行的這些道路,是不對的。不是說他們的修行方法不對,也不是說他們的道路不對,而是今生的我呀,已經不是我個人成就的事情,我是在做着一件改變人類靈魂未來的事情。我的使命,不是我個人的修行圓滿。

 

雖然我很有把握,我有85%以上的把握,今生我可以證到虹光身圓滿,那毫無疑問的。你們可能覺得很奇怪啊,我沒有M宗的任何老師,我沒有任何一個教我拙火定的瑜伽師,我怎麼知道呢?你們聽好啊!你之所以活着呀,是因為你的心裏面,對你的身體和意識是有確定的——我確定這個意識是我,我確定這個身體是我,我確定這個感受是我,所以才有了感受、意識和身體,聚合起來的「你」。聽清楚,你是你心靈的「確定」的延續。

 

如果說這個「確定感」,你心靈的這個「確定」,離開了你的意識,外界的名相是無法形成的——你的確定依舊存在,但是你心裏面的確定,是在確定着你一會兒要去考試的事;是在確定着你昨天晚上,跟你的情人說那個話,會不會惹她生氣的事;你在確定的是你的至親的人的病痛,會不會得到緩解,還是這個醫生,他的這個療效能不能保證你父親的這個疾病的痊癒——你心裏確定的是這些事情,那麼你的眼睛看到了現在當下的環境,這個環境因為他沒有經過意識的分別,在你內心的確定感當中,他也形不成來名相的。

 

你們相信我,你們自己去體驗。現在你心裏想的,「哎呀,昨天晚上我兒子高燒到了40度,這會兒燒還沒有退,但是我現在還是要馬上去醫院找醫生去」,你心底裏面確定的是你兒子病情的這個境界。你兒子病情一定是境界,一定是有名相,一定是有感受,一定是有狀態,一定是有他生命的氣息的,這一切通稱為「你內心的境界」。

 

你現在心靈的確定感,是在確定着你兒子的心靈境界的時候,你周邊的一切環境——這個牆、這個門、這個桌子,你眼睛看了,但是你內心並沒有看到它。你出門的時候因為倉促,肩膀撞到門上了,你只知道你身體撞到東西了,但是你並不確定你撞到的是牆還是門,因為你根本沒有在意外界的這個東西。

 

外界的這個東西的話,它存在的,僅僅是你身體對於阻擋身體物質的一種反應,它並不是具體哪個門或者哪個牆,也就是說當你的心靈確定感,離開了意識對於此刻空間當中光線的分別,外界的現象是不成立的,你們能明白嗎?

 

我們知道過去有一個大書法家,叫王羲之,就是練字的那個。他練字練到痴迷到什麼程度呢?據說他們家院子後面有荷花池啊,他是用來洗那個毛筆的嘛,那個水都染黑了。有一天呢,他正在看書的時候,他一邊看書一邊在吃飯。他的那個僕人把飯給他送過來之後,好像是一碟蘿蔔蘸着醬吃。他一邊看書,一邊拿着那個蘿蔔蘸醬。最後吃了一半之後,僕人過來收碟子一看呢,他嘴上都是黑的,為什麼?他把那個墨汁啊,當成醬吃到嘴裏面,但是他沒反應的。

 

也就是說,他只知道,他的心靈確定感只知道自己在吃飯,具體吃的是什麼,因為沒有意識的參與,所以說外界的名相是不成立的。他不知道他吃的是醬,還是墨汁,墨汁和醬的名相,此刻在他心底的這個確認當中,是沒有形成的,所以他才能夠把墨汁當成醬來吃,知道吧?

 

也就是說,外面的名相,一定是要有意識的參與,才能形成我們所看到的、所理解到的、所接觸到的、所聽到的、所想到的、所感知到的名相。而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名相。反過來講,這個世界是由我們的心靈確認感,結合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,而形成的境界。

 

境界有生就有熄滅,所以說我們這個世界,是快速剎那地生滅着的。我們這個世界是前因後果緣起的現象,緣起就沒有實質的本質,如果他是有實質不變的性質的話,他就不可能被緣起。我想給你們說的這個是第一層,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,是由我們心靈的認知,聚合我們的意識投射出來的名相,而名相本身並沒有不變、實質的本質。

 

因為有意識,我們才能看到外界的名相。這個名相呢,他就會浮現出來了,我們心靈認知對於六根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形成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聚合而成的對具體名相的感知,以及內涵的經驗形成的體驗。比如說,我的眼睛看到了這個玉米,我的意識分別了這個叫「玉米」,而且是「糯玉米」,它勾起了這個「糯玉米」概念下的,我的身體曾經吃到的這個玉米的經驗和體驗,而形成了我內心確認感,對於這個玉米名相儲存體驗而形成的感受。

 

這個糯玉米,它不僅僅是個名相,它是我心靈的感受,它是我心靈記憶的體驗,它是我心靈記憶體驗之上,形成的概念的相續。就這麼一個名相,它連帶着我整個五蘊六識的運行;就這麼一個名相,它是一個因與果的兌現;就這麼一個名相,它是緣起於我內心的確認感——確定我看到了,確定我理解到了,確定我感受到了,這麼一個確定感,和我的意識、我的身體、我的舌頭、我的耳朵、我的鼻子,聚合而形成的一種感受感知的境界——就這麼一個玉米。

 

也就是說,我們只有有這個意識,我們才能看到我們外界的世界。因為有這個意識,我們看到了意識所能夠分別,所能夠理解,進而引動了我們內心的認知,形成了我們內心認知對於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相續而成的感知。

 

那麼在我們的意識沒有形成之前呢?那個嬰兒,他在吃奶的時候,他在剛開始吃奶的時候,他的意根是沒有跟他的內心的這種認知接觸上的,那他是怎麼知道的呢?他是用的感知力。當感知力跟肉體的根塵結合了之後,開始熟悉肉體根塵的時候,才會出現了最初的心識的這種經驗——我吃到奶了,這個可以吃,吃了之後我舒服,吃了之後身體舒服。那時候,嬰兒的感知力進入身體了,他還不知道,他還不確定這個身體是他呢。感知力是沒有自我的。

 

他攝取這個身體的功能之後,被身體的功能局限的感知,就會呈現出來心識最原始的、細膩的經驗的確定感。他這種確定感,就開始對於所確定的事物,形成了細分。這種細分呢,就會形成了眼睛的看到,耳朵的聽到,鼻子的聞到,舌頭的嘗到,身體的觸到,意識的理解到。也就是感知力,對於「眼耳鼻舌身意」六根的細分,對於六根的這種細分形成了「色聲香味觸法」六塵的那種感受。

 

六根的感受,牽引着感知,形成了對所感知境界的這種經驗;這種經驗凝固了感知,形成了對所感知事物的名相的具體的確定。有了具體的確定,就有了對確定境界的分別,這個就是,人的心識就形成了。我看到了光,我看到了明;知道這個是光的,離開光的那個就是暗的;光明帶給我心靈的感受,是開心、安全,黑暗帶給我心靈的感受,就是恐懼。所以孩子呢,離開大人他會哭,孩子呢,他一個人的時候,他孤單他會哭,他吃不飽飯他會哭。哭是什麼感覺呢,哭就是因為離開了安全,而對於離開安全之後形成的恐懼的表達。

 

好了,當心識啊,當已經逐漸形成固定體驗的心識,相對應着六根六塵凝固的感知,形成的感受境界的時候,就有了一個分別境界的,具體的感知的表現,那就是心靈的認知;當心靈認知和被所認知的境界,進一步固化了之後,就有一個對於境界喜歡的你——對於一個境界喜歡的心識的狀態,還有離開了這種「喜歡」狀態,而形成的「非喜歡」的一種狀態。

 

對於喜歡狀態的維護,就形成了對於非喜歡狀態的排斥,就有了一個被非喜歡狀態、非安寧狀態、非愛的狀態,所牽動的排斥的意識。看到這個名相,就像那個孩子,你把他抱去醫院,第一次,他不會有任何反應,因為醫院對於他是沒有任何概念,沒有任何體驗。醫院的話,跟他在他家沒有任何的區別,它就是光和影嘛,光線和陰影的波動,投入他的眼根裏面,在他的意識當中,形成了一些模模糊糊的空間的片段,和他心底裏面家的感覺、父母的感覺和醫生的感覺,沒有任何區別的。

 

他還是那麼傻呵呵地,開開心心地,睜着大眼睛東望西望,衝著每個人笑。當那個針頭打到他屁股裏面的時候,他的身體對於這種感受啊,當那個皮膚被刺破了之後,他的身體的這種感受啊,感覺到疼痛的時候,他的心識的確認感,就從那種安寧的、快樂的、祥和的感覺當中,就脫離了這種安寧、祥和、幸福的感受,進到了一種他很陌生,但是讓他很不舒服的感覺——這就是疼痛。疼痛的形成一定是跟着他非疼痛的正常的狀態相對比,才有一個疼痛的形成。

 

那麼這個時候,他的內心的反應就是排斥,「排斥」投射在他的意識和意識帶動的身體表現當中,就是哭泣、叫喊、手舞足蹈、掙扎。等到第二次、第三次,他一進入醫院,他的意識調動他的眼睛,一看到醫院那個場景,鼻子聞到醫院來蘇水的味道,耳朵聽到醫生的聲音,他立馬就會哭,針還沒打進去呢,他立馬就會哭。

 

為什麼呢?這個時候就是他內在的這種感受的境界,已經開始形成了具體的場景,凝固了他分別場景的這個認知,形成了被感知的境界所凝固的心識。這個被感知境界凝固的心識,就是一個心識對於感知境界牢固的體驗。這個體驗建立在境界之上,這個境界塑造體驗,形成了一個對體驗深入的、具體的記憶,而形成了記憶的延伸。

 

聞到這個味道,看到這個景象,聽到這個聲音,就意味着疼痛。那麼「我不想疼痛」的這個主觀意願,帶入了身體,作出了種種反應,又回歸到內在的這種感知的記憶當中去,就形成了感知當中的,感受境界的不同的對比。不同對比的相續,就形成了我們的整個的人生。在不同境界對比、相續當中,被牽引的心靈感知,形成了對所感知境界的取捨的,這種概念、體驗、經驗、境界的確認,就是自我。所謂的「自我」呀,就是對你的身心感受對比的確認感。

 

你們的自己,就是你心靈認知,對於你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形成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聚合而成的種種經驗、境界、感受、體驗的確認感。我吃到這個玉米,我知道這個是玉米,就有一個吃玉米的「知道的我」存在。如果我不知道這個是玉米,聽清楚了,現在是晚上,我眼睛閉着的,沒有任何光線,我不知道這個是玉米,我也從來沒有吃過它,我吃到嘴裏面的,這個僅僅是食物。

 

有可能是一個麵包,有可能是一個玉米,但是因為我看不到它,我對它沒有任何感受食物這個氣息的經驗、記憶,所以說是我吃到的,僅僅是食物而已,但是卻不會有具體食物的名相,凝固了這個「吃到」,形成了吃到玉米的我,吃到麵包的我,就沒有一個喜歡吃玉米的我,就沒有一個不喜歡吃麵包的我。那麼,僅僅是我的身體在吃食物,而不會有一個喜歡吃麵包的我出現,也不會有一個不喜歡吃玉米的我出現。

 

你們好好想一想,你們的人生,是不是就這麼由模糊到具體的進程過程的?你們小的時候,活得很開心的,就是爸爸媽媽、家、學校,很單純。到長大了之後,他就會由爸爸媽媽,細分出來了老師,有喜歡你的老師,不喜歡你的老師;細分出來了你的同學,你的朋友,你的仇敵;細分出來了你的工作,有順利,有得意,有榮譽,有失敗,有失業,有下崗,等等等等。你的人生就是被你的七情六慾,你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所細分的心靈確定感,知道吧?

 

如果你的心靈,離開了這些所細分的境界,心靈認知從心靈確定感當中,復甦了心靈認知原始的那種對於事物境界模糊,但是認知本身明晰穩定的狀態的時候,你的整個人生,你看起來就是心識分別和意識相續,構成的一串感知的體驗記憶。

 

我跟你們講這麼多,我就是想告訴你們,我為什麼可以不通過外界的人間的老師,而懂得這些大圓滿法、這些虹光身的修行道理。我現在告訴你們的就是,你們得要有意識,你才能看到外界這個世界的。換句話說,外界的這個世界,是因為你們的心靈認知與意識結合,而形成名相。也就是說,你們人類就是活在心靈認知與意識,交融而形成的名相境界當中,這是第一層世界。名相境界,我把他通稱為「物質世界」,因為物質本身是不存在的,物質之所以稱為「物質」,是因為名與相的聚合。

 

我再跟你們講第二層。剛才我說了,當你內心的認知啊,就說我知道,我認知到我現在在說話,我認知到我眼前有玉米,我認知到我眼前有桌子,這個認知是我的認知,心裏面認知,聚合了我的意識,聚合了我的身體的這個感官和觸覺——「眼耳鼻舌身意」形成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觸覺,而投射出來了外界這個桌子的名相。在這個名相之下,是沒有這個桌子的;這個名相之下,是我這具身體的業力因果,構成的能量的狀態,與構成這個桌子能量狀態的因與果相續的接觸。

 

因為有我這個身體的因,因為有我這個身體的眼,因為有我這個身體的意,才投射出來了我面前這個桌子的名和相。這個桌子是跟我的身體,跟我這個人的感官觸覺,是相對應的,明白吧?如果說我現在沒有這具身體,外界的這個桌子就不存在。你們覺得不可思議是吧?

 

這個桌子本質上,現在此時此刻,它只是一個能量,固定在這麼一個時空環境當中,一個暫時的現象。這個桌子是現象,它不是實體。它如果有實際的不變的實體的話,這個桌子就不會粉碎,就不會有來有去,這個桌子過去就不可能是一棵樹,未來就不可能是一堆灰,它就永遠是個桌子了。

 

而就是因為它過去是一棵樹,經歷了各種緣起,經歷了工廠,經歷了各種裝釘,才在這個空間當中,與我這個身體形成了因果相續的暫時穩定的一個現象,未來它也會毀壞,進入到焚化爐——變成一堆木柴,最後變成一堆灰。所以這個「桌子」的名相,它僅僅是一個名相的桌子,它是一個名相的桌子,這個名相之下,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桌子。

 

今天,如果我不是這具身體,今天如果我的身體,是一個由高倍顯微鏡的,那麼一種高精端的儀器構成的身體,我看這個桌子,這個桌子微觀下,就是無量無盡的能量的涌動,也沒有一個桌子存在。也就是說,只有觀察這個桌子的人,是人類的狀態,才會有一個跟人類狀態相對應的桌子的名相的狀態,浮現出來,明白了吧?

 

也就是我們所見到的世界,我們看到的世界,我們生活的世界,是我們心識的認知,被六根的色塵所細分,固化了認知,形成的我們心靈的自我記憶體驗,投射出來了自我所認知的一個物質性名相世界。而這個名相世界之下,有構成這個名相世界的緣起,這個緣起是什麼呢?

 

這個緣起就是,這個桌子呀,是由我內心的認知,認知了我的意根、我的身體,而與我的身體相對應的,一個能量物質的暫時的名相的浮現,聽懂了嗎?外界的桌子與整個世界啊,外界的桌子、凳子,跟這個牆壁、房子,是同一個性質,它都是名相的境界。

 

那麼,是什麼讓這個名相的境界浮現的呢?是我心靈的這個認知,被所認知的境界,被所認知的事物,被所認知的根塵的影像境界,所固化、所細分,而形成的一個分別景象世界的自我;因為有自我,才會有自我感;因為有自我感,才會有跟自我感對應的世界,名相才能夠形成。

 

否則的話,他僅僅有分別,並沒有形成自我感的時候,那麼就是,你內心的認知,認知到了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境界,但是沒有被境界所細分的時候,認知是認知,境界是境界。這個時候你看世界呀,他是混沌的。就說你知道,外界呀,有物質,這個物質就是你內在的「知道」的確認,而投射出來了物質的存在。而這個認知本身啊,他並沒有形成自我之前,認知本身是一個完整的整體,他是一種……

 

雖然對於感知,認知事物境界混沌,因為他還沒有被細分,但是這個混沌的境界,卻有一種不被境界所徹底蒙蔽的,清澈的觀察力存在。這個觀察力,就是我看到了這個牆,我看到了這個窗,我看到了這個地板,我看到了這個桌子,看只是「看」,但是桌子的名相,並沒有具體到讓我陷入這個「看」,讓這個「知道」這個桌子的這種觀察,陷入到桌子具體的紋路、色澤、質地、重量、價位當中去的時候,這個觀察的清澈——這個認知內觀察的這種清澈,就不會被所觀察的境界掩蓋了。這就是第二層。

 

就是我們從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六根的細分境界當中,退回了認知背後的,這種清澈的觀察的境界當中去了。這個觀察者當中啊,這個內心認知的本質,他是一種……就說你能認知嘛,我能認知到這是一瓶礦泉水,他一定背後有一個,認知背後有一個能夠認知的性質存在。這個性質就是清醒的一種觀察者——我觀察這個糯玉米,我觀察這個礦泉水,因為有觀察者,才會有一個確認觀察的認知者,知道嗎?因為有眼睛的存在,才會有一個在眼睛基礎之上,對於這瓶礦泉水細分的一種概念的存在。這個觀察,是認知背後認知的性質。

 

現在我的心靈認知呢,不再被我的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六根六塵六境,所牽引、所細分、所固化的時候,我這個內心的認知啊,他就不會形成自我。沒有一個自我的確定感,沒有一個自我的感受,沒有一個自我的經驗習氣的記憶的,這種禁錮、束縛、凝固和塑造,那麼我的認知啊,他就僅僅是認知的本身。

 

我內心裏面的認知,認知到了我的身體,認知到了我的根塵境界的相續,但是認知是認知,根塵境界是根塵境界。認知是認知,世界是世界;認知是認知,光線是光線;時間是時間,空間是空間,感受是感受,觸覺是觸覺,味覺是味覺,意識是意識,體驗是體驗,認知是認知。

 

認知在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感受、經驗當中,依舊是認知,那麼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感受經驗,就不會聚集為境界,明白吧?我的認知,認知到了這個是一個礦泉水,但是因為我從對於它喝過的記憶、習氣、經驗當中,已經甦醒到了認知本身的這種觀察者的時候,它僅僅是一瓶礦泉水,它不會觸及我對它記憶的回憶。它對於我來說,沒有香味,也沒有臭味,既不解渴,也不對於我形成任何內在經驗的波動。

 

就是我僅僅是看到了它,而且因為我看到了它,所以說是,在我的內心認知當中,那個觀察者就觀察到了這瓶礦泉水,帶有着我形成這瓶礦泉水,整個的意識、心識、概念的,整個緣起的過去和當下境界,以及未來習氣波動的場景。

 

我說了這麼多,你們大概能有意識,雖然你們觸及不到那麼深,但是你們能聽懂吧?就說是你的這個人格呀,你的這個人格自我呀,他是有一個形成過程的。人格自我背後啊,是你的心靈認知。你的人格自我是心靈認知,聚合了你的意識,聚合了你的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形成的對於你的六根,形成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境界的取捨,形成的自我意圖、自我感受的維護。

 

因為有了自我感受、自我意圖的維護,外面的世界才清晰、具體了起來。清晰、具體的名相,相續牽動你心識的分別,形成了這個世界當中的「你」,形成了你所遭遇的人生,形成了你的冤親債主,形成了你的喜怒哀樂,形成了你的恩怨仇敵,形成了你人生的跌宕起伏。而這你的人生的跌宕起伏、恩怨情仇、愛恨情仇、生死離別,核心的核心,本質的本質,只是那一個心靈認知,對於所認知境界的細分與攀緣。

 

什麼叫攀緣?被帶動就是攀緣。我看到了這瓶礦泉水,我記憶當中它很好喝,「很好喝」的這種體驗和習氣,帶動了我對它的觀察,就變成了一個想喝它的我,和我想喝到的水。如果說我僅僅是觀察到了這瓶礦泉水的存在,它只是我的一種業緣,就是我認知當中,所認知記憶的一個回放而已,它只是一個因緣的現象而已,而觀察者本身,不會被現象所帶動。

 

所以說,你認知背後,你認知如果解脫了所認知的這個自我的感受、自我的體驗、自我的記憶、自我的習氣,就不會有一個自我所喜歡的事物,自我所討厭的事物,自我所執著的事物,自我所排斥的事物。自我感一定是你的心靈認知,對於你認知到和理解到現象內涵的,選擇性的排斥與眷戀。排斥與眷戀就是執著,執著心是你構成自我感的核心基礎元素,和伴隨着你自我感,形成的唯一的因素——就是你的執著心。

 

換句話說,當一個人——修行者,能從一切執著當中,能夠觀察到執著,把他能夠寬恕,包容你的執著,能夠原諒你的執著,直至能夠釋懷你內心的執著。當這個執著心釋懷、淡化、放棄、遺忘,完全消失了之後,你就會發現,你——你的自我感,你的自我認知,你的自我體驗,也在同步地消失。你——你的自我人格,就是由無數細膩的執著分別,所聚合而成的一個性格鮮明的,具有與眾不同自我體驗內涵的人格,人格就是執著心的集大成者。

 

執著心消散了,人格自我的認知和記憶也在消散。所有的執著心,都在寬恕當中被原諒了,被擁抱了,被釋懷了,被融化了,被解脫了。無論是善的,還是惡的,無論是嫉恨的,還是祝福的,都被融化了,都被原諒了,都被釋懷了,都被遺忘了,內心裏面就只會留下,那唯一的認知存在,就不會有你的存在了。

 

不會有你的存在,那麼身心對於認知來說的話,他就是一件衣服,可以在認知當中被脫下來了。而脫下認知的這時候,認知本身就隨着意識、心靈感受、心靈記憶和心靈的體驗,一塊兒被脫下來了,認知背後的那個觀察者,就清醒過來了。這個觀察者就是感知——感知力,感知力就是靈魂的本體。

 

這就為什麼一個人死後啊,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,呼吸停止了,意識陷入昏迷了,心跳停止了,呼吸消失了,醫生宣判這個人「死了」,心跳已成一條直線,呼吸機停止了,這個時候你的感知,就從你的身體裏面,脫離出來那一瞬間……在一個人的肉身,確定死亡的那一瞬間開始,到他中陰身再次聚合,中間有60分鐘時間。

 

長一點的話……反正最短最短是40分鐘,最長最長大概是在70、80分鐘左右。就說40分鐘是最短的時間,80分鐘到頂頭了,我們按照60分鐘算,一個小時算。在一個人身體死亡之後,人的靈魂的感知,因為解脫了身、心、意識、記憶的束縛,解脫了人格自我執著心的束縛,在那一瞬間,人的感知力會甦醒。這就是為什麼,所有的人——所有瀕臨死亡的人,所有經歷過瀕臨死亡,假死狀態的人,或者身體真的死掉了,醫院宣判死刑的人,百分之百都會經歷同一種狀態。這種狀態是什麼樣的狀態呢?

 

在身體死掉的時候,你的內在呀,就是你身心內在,有一個漠然地、清澈地看到自己的一生的,那個清澈的你浮現,但是他是完全跟你這身體、自我形象、自我意識、自我人格的感受,沒有任何關係的一個自己。

 

那個你自己呀,清醒地看到,清澈地、清醒地看到你這一生啊,從你生下來,到你死去的每一天、每一分鐘、每一剎那、每一個場景、每一個念頭、每一個經驗、每一個情緒、每一次呼吸,都看得一清二楚。

 

就從你出生,到你死的這一刻,每一天、每一年、每一月、每一分鐘的,你的情緒、你的所思所想、你的感受、你的內在的這種心靈的起伏、你的人格的思慮、你的經驗、你的愛恨情仇,你恨誰、喜歡誰,你嘀咕什麼,你渴望什麼,你恐懼什麼,你愛什麼……每一個心靈深藏的情緒,每一個意識細膩的念頭,每一個你能意識到、意識不到,你潛在的動機,每一個形成你人格波動的元素、情緒,外在的、內在的這種因素——你父母的關係怎麼樣了,你父母對你什麼態度了,你父親對你好還是壞了,今天給你買了什麼玩具了,今天你吃的什麼飯,那個飯裏面哪個菜好吃,明天你跟你的小朋友打架了,或者他給你了一個玩具盒,裏面那個橡皮擦是什麼樣的顏色,一清二楚。你小時候,四五年級發生的事,你一清二楚。

 

你年輕的時候,第一次找對象,看到你對象的時候,那第一眼,你內心怦怦亂跳那種羞澀感,對對方那具身體、表情的那種記憶;你第一次拉對方的手,牽手過馬路的時候,那個臉紅心跳、渾身出汗的那種羞澀感,心底裏面那種悸動感,就像是你前一分鐘剛發生的事情一樣,一清二楚。

 

然後是你考大學,坐在考場裏面,你心無旁騖答卷子,答得你寫的每一個字、每一個筆畫,都是……你甚至都忘了那個題目,在你死去那一瞬間,你的感知力當中,你的人生經歷的一切事情,你考大學那一天,在考場當中寫的每一字,每一個場景,你身邊同桌的每一個筆畫,一清二楚。

 

從生到死,所發生的每一天、每一年、每一月、每一秒的那個場景,可以就像是電影一樣,複製版的電影一樣,就在你面前,讓你眼睜睜地看着你的整個的人生——從生下那一刻,到你剛剛死去,咽下最後一口氣,躺在病床上那一刻,都是同時地在你眼前浮現的。你的一生,七八十年、一百多年,就在0.01秒之間,同步同時地播完了。這個就是在感知的境界當中,看到了你認知所認知的、細分的整個的因緣境界。

 

現在我就給你們,把靈魂脫離的過程和靈魂投胎的過程,已經完整地給你們說出來了。為什麼每個人都會在死去的時候,對自己一生有所回顧呢?因為你死去那一瞬間開始,有40分鐘時間,有1個小時時間,你的感知力,是不受你的自我人格認知的禁錮。不受你的身體、意識、感知、感受、記憶的禁錮了,在那60分鐘之內,這個人可以有解脫生死的可能性的,這叫「中有成就」「中有解脫」,這是宗喀巴大師的法門。

 

現在我再給你們講第二層,為什麼我可以不通過人間——人類的這個空間,我可以知道虹光身的修行圓滿的道路。我剛才說了,就在你肉體死去的那一瞬間開始,有60分鐘啊,你的感知啊,處在那種不被你的認知所禁錮在,所認知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境界名相世界的,這種境界之內,也解脫了你的肉體的意識,解脫了你的肉體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「眼耳鼻舌身意」感知功能的局限,這個時候呢,你的感知就從認知的名相境界當中解脫出來了。

 

而感知啊,他會像是,一個很清澈的……在人死後的感知啊,就像是跟你周圍的空間,融合在一起的那種感覺。就是你是周邊這一塊空間,這個空間開始具有了意識,就是那種感覺。你是站在你的整個的這個身體——這個死去的身體的,和你死去的,不再是你的自我認知的,心識之外的空間;你是站在你的心識認知和身體之外的一層空間,這層空間具有意識。這層有意識的空間之內,整個心識的自我是完全地,從生到死每一天,都是完全展現出來的。這個時候,你就是感知存在,感知是靈魂的本體。

 

在嬰兒剛剛從媽媽肚裏誕生的時候,「感知」那時候剛剛進入身體的時候,感知還是感知,身體還是身體,沒有結合的時候,這個時候,嬰兒的身體呀,他是純生理性的,他沒有主觀能動性。你用針扎他的身體,他不會疼痛;你掐他,他也不會哭的。他的身體,因為沒有跟感知力結合上,所以他的身體,是一種純生理性的本能反應,他不會有主觀意識的這種反應。

 

當感知與嬰兒的身體結合上了,才會形成最初的、最原始的心靈認知。認知開始認知了身體的需求——「餓了我要吃奶,我用嘴巴去找乳房吃」「我這個尿了,我要撒尿」,然後他控制他的身體,他那個尿道開始撒尿、排泄。這個時候,心靈認知對於身體的這種攝取、熟悉,才體現出來了我們的所謂的主觀能動性,「我想吃」,因為我餓了;「我要排泄」,因為我這個尿憋了,這就有了我的本能的意圖。

 

但是這個時候,「自我」還沒有出現,他只是有了身體內的,對於操控這具身體的主觀能動性,這就是從感知變成了認知。當人死後,認知脫落了之後,感知就從認知當中解脫出來了。而感知,他是靈魂的本體,感知深處是無盡的,近乎於無限的,由構成能量物質最原始的因素,層層層層疊加到,能量的具體的生命形態的這個過程,這個整個的過程稱為「感知」,稱為「感知的範圍」,這個感知的範圍,才投射出來了三界六道。

 

這個感知的盡頭啊,是蘊含在感知當中,與感知同步,卻不被感知所改變的見精。那個是感知,感知的本質是見精。見精的「能見」,見精那種清澈、無生、圓滿、完整的清澈,對於清澈的分別,形成了「能見」與「所見」。就說是見精本身,是「能見」與「所見」的聚合,或者說見精本身的這種「能見」,就同時投射出來了「所見」的光明。「所見」的光明就是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七大種性。

 

或者說,你把「種性」這個概念去掉了之後,他就是構成能量形態最原始的、微觀的宇宙因素——「地水火風」。最微觀的、最原始的,從見精的清澈當中,派生出來的「所見」的細膩分別,呈現出來了構成能量宇宙最原始的因素,這種因素呈現出來了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七大種性。由這七大種性的相續、聚合、緣起、生滅,形成了不同的空間,不同的世界。由世界牽引見精,見精在世界當中,被世界的境界所凝固、細化,成為了「所見」的眾生。這就是整個三界六道的緣起。

 

而這個緣起的一切的境界,從上往下,都離不開見精。這個見精,就是我剛才說的,那個感知當中,見到認知,從生到死,活着每一天、每一瞬間、每一分鐘、每一秒的心情記憶、感知感受的那個觀察者。那個觀察者的清澈,就是見精的圓滿。

 

感知當中蘊含的唯一的性質,就是見精,由見精當中,「能見」被「所見」境界的沉澱,劃分出來了三界六道的無色界、色界以及欲界。「所見」的內涵越細膩、越具體,境界越深沉,境界越深遠;生命的體驗越細緻、越豐富,對見精的埋葬就越深刻、越厚重,那就會形成了「欲界」。

 

「能見」的這種見精,就是感知力當中的這種觀察者,被所觀察的,被所見的這個境界,所凝固、所牽掛、所細分的程度越淺,就呈現出來了「能見」的清澈,對於「所見」境界的淡漠,不被「所見」境界所束縛的超脫,這就呈現出來了色界眾生。

 

就說是見精所見的這個境界當中,這個境界本身的生命內涵和這種能量內涵,是很單純的、很清澈的。沒有那麼多細膩的生命體驗、習氣的劃分,就不會被生命細念境界體驗所埋葬,這時候見精就浮現出來,他清澈完整的這種光明的性質。

 

這種性質對於所見生命境界的這種……就說是「能見」的見精,不被「所見」的生命境界所禁錮、所牽動,因而投射出來見精在「所見」境界當中,那種清澈完整生命性質的光明。這種光明在所見境界當中投射出來的,被境界所凝固的見精的清澈,而呈現出來的眾生狀態,就是所謂的「色界」。

 

哎呀,這句話很繞口啊,我跟你們大概地講一下,不然的話,你們永遠也分不清楚三界是怎麼形成的,我必須得給你們講清楚。說這句話,得是人的這個身心內在得要有空間感,沒有空間感,你通過單一的人類的這個思維,你是沒有辦法組織語言的。

 

所以我在給你們講三界體系的時候,我的內在,我是要脫離這具身體的——脫離這個意識,脫離這個心識認知,甚至於超越感知,我才能把感知內在的,由見精所派生出來「能見」,折射見精形成眾生的狀態,說清楚的。

 

這個,這瓶礦泉水呀,礦泉水這個是「色界」;這個玉米,這是「欲界」,無論是色界、欲界,都是因為我看到他們,而有了他們的名相和狀態,對吧?而我看這個玉米的時候呢,因為我內在的這個見精啊,對於所見的這個玉米的名相的細分,細分到了玉米的狀態、顏色、境界、感知、質量、氣息、味道,以及味道當中不同的濃淡,以及這個色澤當中不同的這種過渡,已經細分到了這個玉米無限地清晰、無限地具體、無限地立體、無限地細膩,細膩而具體的名相、氣息、顏色,形成了我眼中看到的,具體無限的、無比真實細膩的這個「玉米」的名相,明白吧?

 

這個名相,是因為我對它的具體細化的細分,而這個細分,而禁錮了我對這個玉米的能見的清澈,而形成了這個玉米的,具體的、細膩的、真實的、精密的感受。這個玉米實際上是見精當中的境界,這個境界沉淪了見精的「能見」,而形成了見精的「所見」。

 

見精的「所見」,在這個玉米的境界當中,就被玉米的境界名相所折射,形成了在玉米這個境界當中,無法超脫玉米的境界名相、細膩感受體驗、記憶習氣的這層眾生。這層眾生,就稱為「欲界」。他逃不出玉米整個境界的,他是在玉米的這個細膩的質量、細膩的氣息、細膩的顏色,形成的真實無比的玉米境界當中,折射了見精,而形成的禁錮在玉米境界當中,見精的具體形態,這個叫「欲界眾生」,明白吧?

 

那麼這個是色界,這瓶礦泉水是「色界」,同樣是依據見精,這個見精的「能見」的清澈,所見到了……,見精的「能見」,投射出來了「所見」的分別;而「所見」的分別呢,又禁錮了見精,折射見精的「能見」,形成了「所見」的境界。而「所見」的境界呢,投射出來了這個色界呀,他不像是玉米的那個境界那樣,是細分的、細化的,他僅僅是一種「能見」的分別,投射出來「所見」生命的境界。這個境界呢,他有一個境界的狀態,這個狀態呢,他是一種……

 

「能見」的見精,被「所見」的分別,所凝固在生命存在的形態當中,這個就屬於色界。色界眾生啊,他是一種見精被「所見」的生命的形態,禁錮在生命的境界當中,而這層境界跟形態是一體的。這層境界,他是一種對於能量生命經驗的認同感。

 

色界眾生有一個狀態,就是他們認為啊,他們的形體就是他們自己。他們不認為人類,欲界眾生的身心意的認知和感知,是他們自己;但是,色界眾生認為他們的光明的形態,是他們自己。當他們這麼認為的時候,那個形態的境界,就固化了這個「認為」,折射了見精,成為了這個「認為」與光明形態,聚合在一起的色界的眾生。

 

這個很繞口,你知道嗎?但是不繞口也不行,不繞口的話,你們又聽不懂。就是一切眾生都是因為確定感,而有了所確定的自我與身體形象。人類是因為心靈的認知與意識的確定,而色界的眾生是因為他們感知當中,對於所感知的光明的身體、生命的境界,認為是他自己,那個感知,就和那個光明融為了一體,那個就是他們所認為的自己。

 

感知力是眾生的見精被所見境界凝固的狀態,就是感知。感知就是眾生內在的見精,見精當中的「能見」,被「所見」凝固的狀態,這就屬於感知。他在整體狀態當中,就像是一個巨大無限的果凍一樣,就果凍,咱們吃過的那個果凍,像膠質那個果凍,一層一層的。

 

欲界眾生呢,是因為見精當中,「能見」被「所見」的境界細化,細分化、沉澱化,被體驗沉澱化,被思慮細分化,被沉澱的經驗記憶,聚合了細念與習氣形成的思慮,投射出來的名相世界,那個就是欲界眾生。欲界眾生是活在名相境界當中的。欲界眾生一定一定是帶有自我認知、自我記憶、自我感受和自我維護,稱為「欲界眾生」。

 

而色界眾生呢,是見精當中的「能見」,被「所見」的生命狀態所禁錮。他有生命狀態,因為有狀態折射見精,而有了生命的這種形態、境界。對,就是色界眾生呢,他是見精當中的「能見」被「所見」的生命的形態,所禁錮在生命境界當中,形成的一種光明化的,被光明所局限在光明形態當中的「能見」的清澈,這個就是色界眾生。

 

色界眾生,跟欲界眾生,相差在什麼地方?在「自我感」。欲界眾生是有自我感的,有自我感就有一個自我的維護,有自我的維護就會有自我的排斥,就會生出來仇恨、恐懼,就會生出來眷戀與執著。

 

因為我愛,我眷戀,我想維護他,就有了執著。因為我的執著,所以說我不希望失去,就會有了這種對於失去的恐懼。因為有自我,有自我的維護,就有一個與自我維護相對應的,破壞自我的仇敵。因為有仇敵而產生了仇恨,因為有仇恨而產生了這種愛恨情仇的相續。所以說是欲界眾生的生命,呈現出來的這種境界呀,是善惡相續的、黑暗和光明相續的、善惡均衡的這麼一種狀態,他的根本的源頭在於「自我感」。

 

而色界的眾生,他是有境界、有生命的狀態,他沒有自我。他們生命內在的感知啊,就是那種見精的「能見」啊,被於「所見」的光明的形態所禁錮,而形成了光明的境界,這種境界就是他們的自我。這種境界呢,因為有對於光明的熟悉,而呈現出來了光明的具體的表現,那就是能量的波動,而形成的光明的身體。

 

色界的眾生,他只是有光明的形體,但是他沒有人格,沒有人類自我的恩怨情仇,所以他是可以在色界的境界當中,隨意穿梭的。他們有光明的形體,但他們沒有自我感,但是他是有光明的境界。因為有光明的境界,就會有黑暗的境界,與光明的境界相對立,所以說色界裏面他是有這種……怎麼說呢,就是有這種,生命的這種誕生、保持、衰敗、消亡,色界眾生他是有消亡的,「成住壞空」嘛,他是有消亡的。

 

到了無色界,就是見精本身了。見精呢,從……見精當中「能見」的清澈的性質,已經不再被「所見」的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七大種性,所改變、所動搖。他是一種完全的那種,就像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意識的存在,那是一種純意識的狀態,但是他依舊被限制在,這種「能見」的清澈的極盡細膩,眾生無法覺察的分別當中。所以說,有分別就一定有一個分別的體現,那就是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的,構成宇宙的最原始的因素的川流牽引當中。

 

見精的「能見」就是見精的「所見」。見精的「所見」呈現出來了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七大種性的宇宙基礎元素,就呈現出來了見精能見的細膩的分別。但是他是貫穿在、滲透在,整個三界六道感知力形成的境界當中的,一種生命基礎的元素。他是一種生命的因素,見精是一種生命的因素,他以清澈的觀察者的狀態,滲透在無色界、色界、欲界,一切眾生的身心靈背後的感知當中。

 

這就是為什麼,當一個人死去了之後,在你的心跳停止,意識喪失了之後,你的那個「自我感」啊——就是內心的那個由無數執著心,而凝固的心靈認知的那個「自我感」,自我記憶,他都會有看到你……

 

在你的身體死亡的一瞬間,感知不是甦醒了嘛,感知甦醒的時候,看到你整個人生的,從生到死的每一年、每一個月、每一天、每一分鐘、每一秒的,每一個場景、每一個念頭、每一個感受,你心裏熟悉的每一個習氣、每一個記憶、每一個委屈、每一個動機、每一個慾望、每一個覺受,甚至於每一個思慮心,都是清清楚楚,就像剛才才發生的事情一樣。

 

你第一次和你的女朋友接吻,你第一次考試作弊,你第一次給老師送禮,你第一次學騎自行車,你第一次跟人打架,你第一次你爸打你,你結婚生子,你在產房門外等着你孩子那個心思……你現在在當人的時候,你回憶不起來,在你死後,你在產房門口抽煙的時候,那每一秒鐘的焦慮的情緒,那個心靈的覺受和腦子裏面那個念頭,都是清晰的,就像剛才一分鐘前,才發生的事情一樣。所有所有的一切,全部的都在你的感知力面前,清晰無比,無限無漏,沒有任何遺漏地浮現在你眼前。

 

一個小時之後,這個感知力,就會又被認知的這個自我殘存的記憶的習氣所掩蓋,這個時候,你的「自我感」就——剛死去的時候,感知力浮現的時候,你的自我感像電影一樣呈現,演化一遍,過了一會呢,感知力的清澈就隱退了,自我感就開始凝聚了。

 

雖然身體死去了,意識死去了,可是你的心識自我感,你思慮心的記憶,他依舊會甦醒過來,這個時候,自我感就會感覺到,在你自我感所存在的這個空間啊,這個自我感,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了,知道嗎?他沒有身體了,也沒有意識了,但是他離開了身體,離開了意識,他不知道「自我」是誰,但是他內心裏面依舊是有自我體驗。

 

就像你們現在此時此刻一樣,現在把你們的眼睛蒙住,把你們的身體包裹住,讓你看不到你的身體,看不到你的形象。把你的耳朵堵住,把你的嘴封閉住,把你的眼睛蒙住,把你的六根六識都堵住,除了鼻孔留着讓你有所呼吸,你的功能沒有辦法使用了,可是你的內心「自我感」不會消失掉的。他知道自我叫什麼名字,自我是什麼形象,為什麼呢?那是你的心靈的認知,對於你五蘊六識、六根六塵的記憶,知道嗎?你的自我感是你的心靈認知,被你六根六塵塑造成為境界的記憶。

 

就像人,在黑暗當中看電視,突然停電了,電視機圖像沒有了,可是你的眼睛當中,依舊有一個電視機的圖像在那兒亮着。那個「亮着的」就是你的自我感,就是你心靈的認知,對於所認知的這個身體六根,自我感受、形象、記憶的延續——自我感。

 

這個自我感,在感知力甦醒一個小時之後,感知力開始隱退了,自我感開始凝聚了,這時候自我感就會感受到,他不知道,他忘了自己是誰,但是他依舊認為自己還是活着的。因為所謂的「活着」,他實際上是心識認知的一種慣性的體驗。

 

你們所認為的活着,是一種心靈認知慣性的體驗。有些人的手斷了,手指斷了,他的手指被切斷了,沒有了,但是他在他的心靈感知裏面,他依舊能感知到這隻手是活着的、有的,他會本能地用這個斷肢去拿東西,為什麼呢?因為在他的自我感當中,那個手的記憶還存在着,知道吧?這就是你死後,你離開這具身體了之後,你的自我感,他依舊會認為自己是活着的,是同樣的道理。那個自我感就是中陰身,就是人的靈魂,就是「靈」的靈魂在這個世界當中,呈現出來的具體的業身。

 

當人的自我感開始聚集起來之後,人的自我感啊,他認為自己還是活着。雖然他不知道自己現在叫什麼名字了,但是對於這個身體的形象,對於這個形象的身體的記憶感受,還隱隱約約地存留。就像是你剛才穿了一件衣服,你現在把它脫下來了之後,那件衣服上面還有你的體溫的餘溫,是一個道理。你的自我感還會有,對於這具身體的那種氣息的記憶。

 

然後這個時候呢,人的這種自我感,就靈魂啊,會看到天空當中,投下一束光。那束光呢,就是剛才展現的那個感知,投射在這個自我感上的,那種見精的「能見」的清澈。就是見精的清澈,那種清澈的觀察,透過感知,就是見精的清澈透過感知,在自我感的心識的記憶當中,就會看到有天空當中,投下出來一束光,照在你的靈魂的中陰身的身體之上,照在你的心靈自我感的記憶的習氣之上——習氣記憶的自我感的境界之上,你會感知到一束光。

 

靈魂如果說這個時候,這個自我感啊,對這束光很熟悉——靈魂呢,就說是在這束光照到你的身體之上,照到你這個自我感業身上的時候,你對這道清澈的感知力當中,透射出來見精的光很熟悉、很熟悉,這束光讓你感覺到很安全、很溫暖的時候;這個自我感,他完全地放下自我維護,完全地卸下自我抵抗,完全地對於自我的這種認知與記憶,進行徹底地原諒、寬恕與放棄,這道光就會穿透這個靈魂的身體,穿透中陰身的境界。

 

這個中陰身當中,自我感當中,就會呈現出來這道光的清澈、安寧、純凈、完整。這個自我感,就在這道光中消散掉了,這一刻就叫「中陰成就」。這個靈魂,這個中陰身,就完全消散在、消失在,這個由感知力當中派生出來的見精之光,這一刻,靈魂就成為了見精本身。

 

那你就是三界六道之主,你知道嗎?三界六道之主,你就是無色界的生命,那是很了不起,非常了不起!我跟你這麼講,如果真在中陰身當中,你能夠達到這一步的時候,你是可以成為造物主的,可以一步登天的,你可以一步成為三界六道當中最高的生命,你可以成為見精本身。你可以成為那個見精當中的「能見」的清澈,脫離了一切「所見」的分別,你成為了三界六道當中,那個宇宙的終極的意識,這很了不起。

 

但是前提條件是,在你中陰身的,你不知道自己是誰的那個自我感的狀態當中,對於見精的這個清澈,你非常地熟悉,非常非常地熟悉,熟悉到你對於這個自我感都不熟悉,但是你熟悉到那個見精的清澈和那個純凈的完整,是你自己的時候,當見精的光芒透過感知,照在中陰身的靈魂之上的時候,這個靈魂對於這束光芒,完全不拒絕,而且認為這個光芒就是他自己的時候,這個「認為」光芒的靈魂,就會從靈魂的習氣的記憶和經驗的自我境界當中,徹底地釋懷了,徹底地解脫了,徹底地原諒了,徹底地接納了,徹底地放棄了自我感的認同與取捨。

 

那麼,見精的清澈,就在自我感的境界當中,甦醒過來了,你就變成了見精本身。而自我感就在見精當中消散了,中陰身就消散掉了,你的靈魂就消散了,那麼你靈魂的過去的因緣和未來的輪迴的世界,就同步消散了,這個叫「中有成就」,又稱為「中陰身成就」。你只有1個小時的時間。

 

這一步能做到的人,那真的很偉大的。為什麼說是,宗喀巴大師創立了這個法門,可以說是能夠延續這麼幾千年呢?因為他說的是實相啊。這個「中有成就」確實是可以拯救靈魂的,但是你必須得對見精非常地熟悉,熟悉到那個見精就成為你自己。

 

換句話說,在你平常活着的時候,你就不能夠被你的心識認知的自我所活着,你就不能被你的心靈認知和意識相續的這個自我,所擾亂了你的感知,從而將你的感知當中的見精,變成了你意識當中的分別。換句話說,你平常在活着的時候,你的靈魂感知,你的感知力就必須得處在,與你的心靈認知和意識這個自我,相脫離、相隔絕的狀態,這樣的話,才能保證你感知力當中的見精,是處在那種清澈完整的、純凈圓滿的狀態,你得保證這一點。

 

就像我現在這樣,處在一個「任運自然」和「不可思議」之間相互循環的過程。「不可思議」就是見精甦醒了「能見」的性質,脫離了「所見」的分別,這就是「不可思議」。不可思議,能「思議」的是什麼,你告訴我?能思議的就是心靈認知和意識的分別。「不可思議」就是脫離了心靈認知和意識分別的這個相續,就是「不可思議」,就不被你的身心分別所思議,叫「不可思議」,知道吧?

 

我現在就處在平常處在的狀態,就是處在這種見精清澈的圓滿,和見精背後消融了見精,靈性生命甦醒的這個過程。就現在此時此刻我死掉了之後,中陰身的狀態是不可能發生的。因為我活着的時候,這個自我,對於自我背後的天堂之主來說,他就是一隻靴子,我死掉了之後,把這隻靴子的身體一脫,我原本就是不被靴子限制的,當我死掉了之後,這個自我感的那個靈魂中陰身,就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。

 

我的這具身體的意識和心靈認知,一旦隨着這具身體死掉了之後,自我感就徹底消散。那麼隨着自我感的消散,對於我內在的那個圓滿的天堂的完整的生命而言,那個就是大解脫,完全不受束縛的大解脫。而那個大解脫的天堂光明,一旦浮現了之後,隨之而來的就是,不被天堂光明所存在的,那個無生無滅的大智慧,就會朗然現前。

 

我現在只不過是被我的身體的意識,心靈認知的這個自我……這個殘存的習氣還在阻礙着,內在這種覺性普照的莊嚴。所以說是那個達摩祖師講嘛,「生證有餘涅槃」,現在我這個修行人已經證得了「有餘涅槃」;「死入無生法忍」,什麼叫「死」?就是自我認知與意識相續的,這個最後的業塵的因緣的習氣,徹底熄滅了,當下無生無滅、無取無證、不取於相、如如不動,稱為「無生法忍」。

 

剛才我說了,這個是中陰得度的第一種狀態。第二種狀態呢,就是當你的這具肉身死去了之後,你的自我感啊,看到那個由感知力……感知力在自我感的靈魂的狀態當中,感知力就呈現出來,像是空間一樣的東西,像是周邊的空間一樣。但是當你剛死的時候,自我感是處在一種遲鈍的、暫停的一種休克狀態,你的感知力就甦醒了,感知力就是一種有意識的空間,具有生命的空間,具有意識的空間。

 

當1個小時之後,自我感開始甦醒了,感知力就隱退了。自我感甦醒的時候呢,感知力就在自我感的經驗和認知當中,就變成了像是空間一樣的存在,就像你們看到的虛空一樣的存在。這時候,感知力當中透射出來見精的那種清澈,在自我感的靈魂當中,就會呈現出來一束光。這束光照在你靈魂深處的時候,還有第二種選擇。

 

第二種選擇的話,就是靈魂眾生看到天空當中,有光打在身上的時候,他對那束光雖然很熟悉,但是他不願意放棄自我這種體驗。他覺得這束見精的光啊,很熟悉、很清澈、很溫暖、很神聖、很……雖然柔軟,但是非常地舒服,但是他不認為自己是虛假的。他認為自我跟這個光很相應,有一個相應的自我,有一個追逐光的我,這個靈魂就會隨着這個見精的光啊,上升到這個感知境界當中的上層去,這個生命就進入了天道。天道那個有無限深遠。

 

我跟你們說感知的境界有多龐大啊。我們人類所能認識到的這個世界呀,我們把他稱為「物質世界」。物質世界佔了……目前科學家探測我們認識到的物質世界,只佔據到了整個能量世界的不到百分之幾,具體我不太清楚了,我就不去下定義了。

 

但是這個能量世界呀,我們人類所能探測到的能量世界,只是在暗物質世界裏面的極少極少的一部分。人類所能認識到的世界,是稱為「物質的世界」,而物質世界之下是能量世界,而物質世界只佔據了能量世界的極少極少的一部分,百分之幾的範圍;而整個能量世界在暗物質的世界當中,又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。

 

我想跟你們說,在感知力世界當中,無論是能量世界還是暗能量世界,可能在感知的境界當中,屬於最表面的……就像是,我如果非要用來形容的話,能量世界和暗能量、暗物質世界,就好像是……我跟你們說一個例子啊,這麼一個瓶蓋,你們把它想像成,你們把它定義為,整個的能量世界和暗物質世界——一個瓶蓋;而整個感知的境界呢,相當於由一千億個銀河系構成的宇宙。這個都沒有辦法形容他,你知道嗎?

 

因為你們所能理解到的物質,它一定是有所對比的,大和小一定是有對比的。就說這個瓶蓋和地球是有對比,地球跟太陽系是有對比的,太陽系跟銀河系是有對比的,一個銀河系和一千億個銀河系是有對比的,所以這個瓶蓋和一千億個銀河系之間,雖然體積懸殊,性質相同,知道嗎,體積懸殊,性質相同,它們是可以對比的,一個瓶蓋和一千億個銀河系是可以對比的。

 

可是真實的情況是,在感知的境界當中,物質是不存在對比的。就說是,感知當中的見精,和「所見」牽動「能見」形成的境界,是沒有相比性的,就像光和泥土沒有相比性。他們已經不是那種不同層次物質的精密度了,他不是那種構成不同空間能量的精密度,呈現出來的能量微觀深邃的空間的對比了,而是完全不同性質的物質的對比。

 

就說他都屬能量,是對的,但是高層次的那種見精,所呈現出來高層次的能量,他是生命的形態;而低層次的,這個被所見的經驗和習氣固化的見精,他是物質性的形態,你知道嗎?一個是生命性的能量,一個是物質性的能量形態,這兩者不存在對比性,像光和泥土不存在對比性一樣。

 

所以我說整個的人類所知道的這個暗物質、暗宇宙、暗能量,和這個物質世界的這種大小啊,你把他整體稱為一個「瓶蓋」,這個瓶蓋所能對應的感知力當中的這一層的範圍,大概有一千億……哎呀,一千億太少,就一萬億個銀河系那麼大的範圍,這個是一層的物質能量的體系。但是這一層物質能量,在整個感知的境界當中,那個是最表層、最低下的,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粒灰塵。

 

更高的、更微觀的那個感知力,感知當中的生命境界,他跟暗物質、暗能量,這一萬億個銀河系大小的這個物質宇宙,沒有絲毫關係。他們也是見精所投射出來的,由「所見」所凝固「能見」,形成的能量生命,是對的,是沒有錯;可是,他們跟人類所認識到的暗物質、暗宇宙、暗能量的這個物質世界,沒有絲毫關係。這個地方的能量是物質形態、物質名相,那個境界的能量是純粹的生命,是具有智慧和意識的純生命,他不存在對比性,你知道嗎?

 

所以你們不要覺得人類這種地方有多大,人類這個地方連渺小都談不上,人類這個地方……三界內那些神魔的世界,在我來看屬於蟎蟲的世界——就是你被子上面那個蟎蟲,你們家床單上那個蟎蟲的世界;人間這個地方,就在我來看啊,那需要用放大鏡看,需要用顯微鏡看,那個屬於微生物質。

 

好了,還有第三種情況。按照自我體驗啊,就是這個靈魂的自我感啊,自我經驗啊,見到那束光的時候呢,從空間當中投下來一束光,他這個光當中,這個光他可不是自然光,他不是太陽光,他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,那種生命氣息的光,他非常地純善、友愛、純潔和完整,因為見精嘛。

 

見精最開始的那種「能見」,透過感知的「所見」境界,呈現在認知靈魂的記憶當中,他是一種具有生命氣息的柔和和純美的生命之光。所以人們就認為那是上帝之光,那是上主之光,不是的,不是的。

 

在我沒有進入天堂之前,在我沒有成為天堂之前,我也以為見精投射在靈魂之上的光,是上主之光,現在我知道那不是,那個性質完全不一樣的。上主的光,跟這種見精的光的區別在哪裡呢?

 

見精的光啊,是一種生命可以感知到的愛,是一種靈魂的自我感,可以體驗到的純潔。而天堂的光,那種純生命的光啊,祂給人的感覺,祂不是人的感知力可以感覺到的,祂是一種……就當上主的光出現了之後呢,你的感知力呀,會變得模糊,但是你感知力當中的感應,會瞬間清醒過來。就是你感知力當中,深藏在你的感知當中,被你的感知埋葬了億萬劫的感應力,會瞬間清醒過來,只有感應力可以看到天堂的光。

 

那種天堂的光,第一個感受就是永恆,因為時間消失了;第二個感受是無際,因為空間消失了;第三個感受就是亘古,因為祂從來沒有被時間誕生過;第四個感受就是無限,因為祂也不會被空間所局限。祂是永恆的愛,永恆的愛蘊含著永恆的、無盡的平安性。

 

因為有平安,所以才會有愛的接納;因為有愛的接納,所以祂熄滅了一切恐懼。因為沒有恐懼,沒有任何被自我感所約束、所恐嚇的境界,所以說天堂當中是容納了一切個體生命,卻熄滅了一切個體生命身心靈當中,自我境界的殘留。所以天堂是一個生命,就是你只要甦醒那個感應力,感應力只要進入天堂,就沒有自我了。

 

天堂是一個生命,是同一個永恆、無盡、無限、亘古的那種平安的愛,呈現出來無盡的光明和光明不同的形態,那是天堂。那個地方沒有憂愁,那個地方沒有自我,那個地方沒有時間與空間,一切都是圓滿的、豐裕的、無限的,一切都是狂喜的、極樂的、完美的,永遠不變易,那是天堂。

 

而見精投射的這個靈魂當中的光,他會有一種感受,就自我感受當中的這種舒適感、安寧感、釋懷與原諒感。但是在天堂當中,連釋懷與原諒這種因素都沒有,因為你進入天堂的時候,你就是天堂——天堂就是你,你就是天堂,你就是天堂的一部分,你不會……因為你們是人類,你們不理解生命的釋懷,你們認為的釋懷,都是「我釋懷了你」「我原諒了你」。可是你要知道,當你的感應力在感知當中,一旦甦醒了之後,釋懷的是你的自我的消失,你的自我的消失就是生命的釋懷。

 

生命釋懷了自我,就不被自我所禁錮在,生和死的夢境當中。不被夢境所牽移,不被夢境所遮蔽,不被夢境所觸及,不被生命的經驗習氣所掩蓋的,那就是歷久常新、經久不息的,永恆無限的安寧與愛,那就是天堂。

 

天堂的純生命,是不可能直接投射在自我感之上的。自我感是沒有能力看到天堂的,自我感能夠接觸到的,就是感知當中的見精。因為感知和認知只差一層,只差一層,所以認知可以體驗到,從感知當中,被感知所折射的見精。見精在認知當中呈現出來,在認知的自我感當中,呈現出來那種愛的,充滿了愛的,充滿了釋懷的,充滿了包容的,充滿了溫暖的,絕對純潔的,又完整無限的純光的生命,人們就認為那是上帝了,不是的,那是三界的高層神靈。

 

上帝,你見不到的,你不可能見到上帝的。三界的神靈都見不到上帝,就是那個見精啊,那個見精都見不到上帝,更不要說你了。鬼魂怎麼可能見到上帝呢,想啥呢,你?你見到的是三界的高層神靈,但是那個已經很了不起了。

 

那些高層的神靈,那個見精,是天堂之光的倒影;那個見精,是天堂那原始亘古的無限的生命,呈現出來那靈性的、完整的、靈耀的光明,對於光明形態、境界內涵、狂喜極樂覺受的記憶。就說是,靈性對於狂喜覺受的記憶的沉澱,沉澱埋葬了靈性光明,形成了知覺的狀態。知覺就是靈性對於生命的記憶。

 

記憶埋葬了靈性,成為知覺,知覺在夢境的混沌當中,回憶起來靈性的那種無限光明的清澈,投射出來了見精「能見」的清澈,以及見精「所見」的差異性。差異性呈現出來了最原始的宇宙的微粒,這個微粒又派生出來了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這七大種性。七大種性的相續聚合,形成了感知的這個境界。你們靈魂就是由感知穿上不同的身體,形成了那具身體當中的,自我記憶、自我體驗的延續感。

 

當你們的自我體驗——就是我執識啊,靈魂啊……我執識就是靈魂,我執識就是末那識。我剛才跟你們講的,當你死後,你內心的因為各種各樣的執著,凝固了你的感知,形成了這個自我認知的確認感。自我認知的確認感,被你的各種各樣的執著,細分為自我體驗的感受。自我體驗的感受,又和自我認知聚合起來,形成的自我的認知、自我體驗、自我記憶,自我認知,就是佛教裏面講的「末那識」「我執識」「中陰身」,就是其他宗教裏面講的「靈魂」;「靈魂」「中陰身」,佛教裏面把他稱為「暖識」——人類的精神。但是這個暖識的背後,形成暖識的背後,暖識背後的形成靈魂的基礎,就是人的感知。

 

當這個人的靈魂,離開了這個身體之後,會有短暫的1個小時左右的,這個靈魂陷入休克狀態的、沉睡狀態的,那麼一種昏迷的過程。昏迷的這一個小時之內,是你的感知甦醒的過程。感知一旦甦醒了之後,整個人的一生——從生到死的一切經歷,就像是你剛剛發生的事情,就包括你人生當中,你想吃什麼東西——我喜歡吃牛肉麵,我知道哪一家牛肉麵最好,那個牛肉麵辣子多紅,你吃了那個牛肉麵那口香味,在你感知甦醒那一瞬間,都是歷歷在目,就像你剛才吃過的一樣。

 

那個時候你已經死了,但是你整個人生發生的每一件事,你第一次牽你愛人的手,你第一次拿到工資欣喜若狂,你第一次中獎,你第一次破產,你第一次離婚,你第一次出車禍,你第一次生病……一切一切的經驗,一切所有的記憶,你的每一個念頭,每一個情緒,當時的那個情景上,你的每一份、每一絲感受,同時浮現在你眼前,就像看電影一樣,清清楚楚。這個就是你的感知當中,你的感知看到了你的我執識,你的靈魂所經歷的認知,被所認知的細念所牽動的,所有境界的相續,在那一刻同時浮現出來了。

 

1個小時之後,靈魂感知被你逐漸凝聚甦醒記憶,相續習氣的我執識所掩蓋了,我執的自我感,又開始形成具體的境界的時候,感知就隱退了,那麼這時候,第三種情況,就是這個自我感的靈魂,看到了感知當中投下出來那束光的時候……

 

那束光是具有生命性的,具有溫度的,具有生命性的一種意圖。就那個光是活着的光,那是一道活着的、具有生命力的、充滿了愛和溫暖的光;那束光當中是很純潔的,完全接納的,是沒有任何分別對錯的。

 

見精嘛,見精他只是觀察一切的能見者,他不會被所見的任何境界所束縛、所左右的。所以他見到,就是你內在的見精,見到了這個我執識的,這一生的自我體驗了之後,他也是無善無惡的,他也是具有着無限溫暖和愛意的,那種溫柔的生命之光——是光明形態的生命,愛意的表達,然後投射在你的靈魂之上。

 

你的靈魂內,如果在一生當中,習慣了仇恨,習慣了冷酷,習慣了排斥,習慣了傷害,見到那束光的時候呢,你是很排斥。因為你認為,最起碼你活着的這一生,你認為沒有善良,沒有寬恕,沒有溫暖,也沒有愛;有的就是仇恨、傷害、陷害、陰謀、恐懼,以及掠奪。這束光被你陰暗和冷酷的心折射之後,在你的自我感的境界當中,他會變成了,鬼魔的一種具體化,你會看到有地獄的鬼來抓你,你會看到有一些妖魔鬼怪、牛頭馬面過來,向你索命。

 

就好像是你的身前,有一個玻璃,玻璃上面畫滿了你各種各樣的人生記憶,這個人生記憶都是你仇恨的、懷疑的、妒恨的、兇殘的、傷害別人的冷酷意圖。那個意圖折射了那束光,就變成了你所看到的,你面前出現的陰間、地獄裏面的牛頭馬面、那些鬼卒、那些獄卒、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夜叉,他們過來抓你。你會慌不擇路地逃跑,去尋找那安全的地方。

 

你逃跑的地方,能讓你安全的地方,一定是你記憶當中,你獲得安全的地方。你是怎麼獲得安全的?一個仇恨的人,一個冷酷的人,一個兇惡的人,他是怎麼樣能獲得安全呢?他活着的時候一定是通過對抗,一定是通過抗爭,一定是通過傷害別人、拒絕別人,而獲得自我維護的安全。那麼你也一定會調動,你靈魂自我感中的這種冷酷的、恐懼的記憶,去排斥這束光,而展現在你靈魂內在的這些具體的境界。那個拒絕就會形成了,你跟這束光之間的屏障。

 

屏障一旦遮蔽了,這束見精投射在感知當中,由感知折射見精投射在靈魂之上的光,這道光一旦被你的自我感的恐懼和仇恨屏蔽了,就好像你把天窗關住了,你的內在、靈魂、自我感,就會陷入一片黑暗。黑暗當中就是你的各種各樣的細念記憶當中的,仇恨、妒恨、殘忍、妒忌、惡毒,自我保護,而形成的傷害別人的意圖,而凸顯出來了各種各樣陰間的靈魂——狼蟲虎豹、毒蛇猛獸、夜叉、惡鬼,吃人不吐骨頭那些牛頭馬面、那些鬼卒。

 

因為你把跟神交流的那扇窗關住了,你就永遠見不到,超出於黑暗之外的任何生命。黑暗之中,只可能是陰間、地獄、餓鬼,只可能是下三道,不可能有天人道,更不可能有神道,連人道都沒有。你看到的永遠都是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這種黑暗記憶當中的生命,那麼你就成為了黑暗境界的那個生命。而且這扇門,是你自己關上的,你是永遠無法打開。不是別人給你關上的,是你自己關上的。

 

而這恐懼的心靈是你自己沒有辦法面對的,就是你已經是被恐懼遮蔽在了,神的純生命的愛之外的。這種黑暗當中的生命,你已經遺忘了還有愛、寬恕和善良的存在;你已經遺忘了是你自己的恐懼,遮蔽了神靈的光明,是你自己的仇恨,在你和三界內的神靈之間,樹起了一道一道牆。你已經是恐懼的產物了,恐懼的產物是不可能去融化恐懼的。

 

就好像是你今天把這扇窗戶給關住了,然後你變成了黑暗當中的產物的時候,你就不記得是誰關上了這扇窗戶,你以為這扇窗戶是從來沒有過,你以為黑暗就是全部。所以說一旦進入到下三道,一旦是你自己親手地遮蔽了你的靈魂之窗,親手阻礙了三界內神靈天堂光明的照耀,親手斷送了天堂的生命,對於你生命的接引、凈化和超度,那麼這個生命就在……就是你靈魂的這個自我呀,你的靈魂狀態的這個自我感啊,就永永遠遠地切斷了,你和三界神靈,跟靈性天堂,跟法界諸佛的聯繫。

 

雖然你的性質依舊是佛,依舊是有着無盡的愛與光明的天堂,依舊是三界內的,不被「所見」所牽引的見精的純澈。可是因為你對於自我感的維護,和對於自我感凝聚境界的確認與念念不捨的執著,這個念念不捨的執著,拒絕了無私、無我、光明的諸神的生命的,純凈的光明形態。就等於說,你這個自我感拒絕了神的救贖,在神與你自我之間,你樹起來一道牆壁,這道牆壁就是你的自我感,永遠沒有辦法推開的障礙。

 

什麼時候你的這個自我感消融了,什麼時候你的自我感內在的,自我保護而形成的恐懼消融了,這道牆才可能坍塌,那個時間就沒法算了。所以說,一旦陷入到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裏面的眾生,按照釋迦牟尼佛說的話,那個就是「萬世輪迴」。

 

所以我跟你們講,三界六道之內什麼東西最珍貴。三界六道之內什麼東西最珍貴?佛法最珍貴,就是今天,我這個修行者,為你們開示的佛法,最珍貴!因為祂可以救贖你靈魂生生世世。你不要看人世間這一世,你是窮人富人,在我來看,那個都是……你們人類是需要我用放大鏡,在高倍放大鏡下,才能發現的微生物,你微生物的一生好與壞,有什麼關係呢?啊?有什麼關係呢?!

 

你作為微生物的這一生,你能夠聽聞十方諸佛,在人世間以這具身體,講的這種究竟義、究竟智慧、解脫生死奧秘的這些光明之路,並且信奉祂,並且虔誠於祂,救贖自己靈魂的未來。從一個微生物的境界當中甦醒,甚至於甦醒到那個見精本身的清澈,成為三界六道那種無色界的純意識的生命;甚至於從純意識的這種能量生命,甦醒了那無生無滅永恆的愛的光明,成為天堂的一部分;甚至於從天堂的境界當中,覺醒了不被天堂生命所存在的,無生無滅、普照十方的佛,這個都蘊含在我的講法當中。

 

你微生物的這一生,如果離開了這些講法的究竟內涵,有何意義呢?你是作為一個微生物的王,微生物的皇帝,過完你微生物的一生;和你作為一個乞丐,一個貧民的微生物,過完一生,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?沒有任何本質區別。

 

我怕的不是你在人世間過得不好,神佛唯一惋惜的是,你,將你原本神佛的偉大,變成了一個微生物的卑微與渺小。你需要的是覺醒,你需要的是解脫,而不是維持你微生物現在當下,你眼前看到的這個卑微的人生。所以說是佛以大事因緣而進世間,什麼叫「大事因緣」呢?宣揚佛知見。

 

唉!人類真的很下賤。你們看我講法這麼多年,我從19歲修行,我真正地開始覺醒,就是從37歲開始講法,到今年50歲,現在13年。這麼多年我清清白白,這麼多年我俯仰無愧,這麼多年我一直是一個端正的、清白的、無私的修行人。但是人世間的凡夫俗子,他就是不相信,他就是覺得,你是騙子,你想要藉助神佛的這些理論,要在人世間形成宗教。每個人的心思,我都可以看得到的。我覺得人類很下賤的。

 

我是很尊貴的生命。今天這具身體內,蘊含的這個自我感啊,這個自我的這種心意呀,我雖然談不上是一個什麼君子,但是我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。而這個修行者的背後,這個感知力蘊含的我,是三界六道當中最尊貴的生命。而在這個感知背後的那個見精當中,我已經是甦醒了見精的三界六道的源頭;而在見精背後的眾生所……三界內幾乎沒有生命可以突破的那個知覺,我已經甦醒了。

 

透過那個知覺,我甦醒了天堂,我是一切眾生生命的本源,我是天堂之主,我是愛的光的本質,我是眾生生命的源頭,我有接引眾生生命回到天堂的能力。在天堂的盡頭,那還有我已經甦醒了,那模模糊糊的這種終極意識。而那個終極意識的分解,就透出來我已經在法界覺醒的,正在穩固成長的,那個覺性圓滿的大菩薩。

 

就是我的存在,已經不是人類的認知,可以想像的偉大。人類認知想像的偉大,一定是有形態的——啊,他做了什麼事偉大,他的存在形態很偉大,他的存在內涵很偉大,他的心愿和表現很偉大。不是的,我不在人類認知的偉大範圍之內,你知道嗎?

 

我不在人類認知的「偉大」範圍,大菩薩的智慧是滲透在生與滅當中,滲透在黑暗與光明當中,伴隨着天堂與地獄,卻無生無滅、無增無減的慈悲——那是大菩薩,那是佛的悲能。那種偉大不是人類這種微生物,可以去認知,可以去理解,乃至於讚歎和追隨的,你觸及不到祂。

 

我在人世間,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我未來死,都不可能藉助真理去收費,這個是我給你們眾生的一個保證。我沒有那麼下賤,我是很尊貴的,越是尊貴的,越是不能用物質價值來衡量。我所做的這一切,我所講的法,從始至終,從來都是免費的,從來都是無償地贈予普羅大眾,為什麼呢?因為這是靈魂真正需要的。

 

而靈魂真正需要的,恰恰是可以解脫靈魂生與死的道路。而我講的不僅僅是道路,而我講出來這些內涵,不僅僅指明了方向,不僅說出了道路,而是在我的每個文字背後,已經伴隨着宇宙諸佛無盡的慈悲、無盡的光明和三界諸神無盡的生命力的救贖。

 

我講的法現在已經可以超度靈魂了,你們說用多少錢來衡量,用多少錢來買?你買不起。你買不起的,但是卻是我無償給你們的,為什麼呢?因為這是十方諸佛,過去未來一切佛的旨義。祂落在人世間,必定是免費的,因為祂是無限偉大。無限偉大的,就不可能被任何人間的名利、價值所定義,你知道嗎?

 

因為祂無限的偉大,因為祂究竟的純潔,因為祂是十方諸佛,以我這具身體,以我這個人格的自我感和心意相續的這套體系,傳遞出來了神佛的智慧,傳遞出來了天堂的愛與永恆,傳遞出來了三界內見精中,「能見」與「所見」的感知力的奧秘,呈現在認知與意識的這個名相世界當中,傳遞給每一個靈魂自我的眾生,給予眾生一條回歸生命家園,解脫生命,成為智慧,覺醒諸佛本來面目的這個機會。

 

所以我傳遞的是諸佛的法,我傳遞的是十方如來的正法眼藏,我是在為靈魂眾生,鋪就一條解脫死亡的道路。這條道路,因為祂太過於真實,太過於完美,太過於完整,太過於細緻,所以祂是真正可以解脫靈魂的方法,祂是真正可以讓靈魂從死亡當中解脫的道路。

 

因為祂太過於珍貴了,所以說,在人世間呈現出來,祂是不能有任何污點的,不能被任何人性的價值所阻礙的。所以說是,我說的法一定是無償的,永遠是無償的。因為這個法,從始到終,是為眾生留下來。所以說這個法一定是平等的,一定是無私的,一定是純潔的,因為祂是屬於諸佛的。

 

這就是我為什麼今天要給你們講這個法的原因呢。就像是你們有你們心靈的認知,聚合意識才能看到外面這個名相世界一樣。在你甦醒了你認知背後的感知,在你感知當中的這個見精,開始甦醒了他的清澈的這種觀察的性質之後,三界六道的整個生命的緣起,包括你靈魂自我的過去的生死輪迴,在感知當中就是一覽無餘的。

 

就像是我看到我今生的,從生到死那一刻的那種感知狀態,就是我死後,身體死後,感知當中不是我的「人」的這一生,從生到死每一天,我全部都能看到嗎?現在我活着的時候,我的感知就是甦醒,你們感知是被你們的自我感,帶入你們的人格的記憶和分析當中,所以你們的感知是忽隱忽現,很模糊。

 

但是我的感知,就在活着的時候,就不被自我感的這種心識認知和意識,所牽動,所蒙蔽,所阻礙,所分割。所以我的感知當中,可以浮現出來,感知形成的三界六道當中,所有曾經的我的足跡,就包括拙火定,包括M宗的虹光身的修行道路——每一個細節,每一個步驟,每一個咒語我都能記起來。

 

就說那個虹光身的每一個禪定的步驟,脈絡是怎麼運行的,明點是怎麼形成的,氣脈是怎麼樣通過明點,跟脈絡交接得上,拙火是如何發生,能量是怎麼改變身體,最後如何改變我這個身體,進入虹光,如何讓我構成我這具肉身的細胞的生命的記憶,融入到那種性的力量構成的精純能量的神魔的宇宙體系當中去,以神魔的精微能量,呈現出來,改變這個肉體的,三界內因緣性質,從而呈現出來光化的整個過程,我都是清楚的。每一步、每一個細節我都很清楚的。

 

所以說,昨天我在看到那個錄像的時候,他們叫《西藏虹光身》嘛,《西藏生死書》《西藏虹光身》,還有一個就是《西藏度亡經》,這三個錄像我全部都看完了,我內心裏面對他們記載那些內容啊,非常地嚮往,非常地渴望,非常地羨慕,非常地熟悉。尤其是熟悉,我太熟悉了。

 

換句話說,今天我如果改換了這個修行的方向與道路,未來我這四五十年的生命,足夠讓我在,不經過任何一個M宗所謂的活佛教導的前提之下,我可以證得虹光身的大圓滿。就是那種,最起碼是第二種,就是身體融入到那道光裏面,就走了,那是我個人修行的最大成就。那所有的人都會承認你是成就者,所有的人,無論是M宗的,無論印度教的,都會承認你是成就者。

 

但是我內心裏,還有一個聲音,那是穿透了我的人格自我,穿透了我的整個的生命的感知,穿透了我整個靈性天堂的境界,源自於那無生無滅,大覺性、大解脫、大普照的,那種神佛的清凈。祂告訴我這個人格自我的失落的情緒:

 

人世間啊,我這一世的修行不是為了我自己;我這一世的修行,也不是為了證得那個所謂的虹光身;我這一生的修行肩負着,一個唯有神佛能完成的使命,就是整個人類地球上所流傳的,這些關於生命的,關於修行、關於信仰的文化,將他們的精髓提煉出來,合為一體。換句通俗的話,就是把東方的智慧與西方的這種愛的宗教結合起來,這個事情只有佛能做。

 

除了證得了佛,大菩薩的境界之下的任何生命都做不了。因為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些文字背後的真正的義,是何義,你知道嗎?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佛講的「第一義」是什麼,你也不知道基督講的那個「愛」是什麼。你們——在沒有究竟解脫的那個大智慧的境界之外的一切生命,都會被不同生命的境界,所阻礙、所阻攔,將第一義的那個「義」,扭曲成為他們認知當中的境界;將基督耶穌的那種「愛」,扭曲(為)他們內心當中的,這個不同生命境界的這個自我感。

 

只有徹底解脫了「人相、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的,那個究竟如來的悲能,才能夠在融化一切相的平等性當中,將如來第一義與基督耶穌的愛,圓滿融合為,圓滿地還原為,那悲能無生無滅,普在、臨在於當下的圓滿。

 

這件事情只有佛可以做,在佛以下,就說是在十地菩薩以下,在九地菩薩都做不了,只有十地菩薩以上可以做。也只有十地菩薩以上的佛,能做得了,能完成得了。這個是我生命深處一個極深極深的,突破了我的人格願望和人格體驗的一種宿命感。

 

祂不是說是我想不想干,而是我必須得干。我活着,我在人世間誕生下來,活到今天這一生,就是為了做這一件事情。哪怕做這件事情,帶給我這個人的,是萬劫不復的痛苦;是孤獨一生,無人知曉的寂寞;是整個世界眾生,對於我的蔑視、冷漠、排斥、懷疑和詛咒,我也得繼續做下去。因為那不是我選擇的人生,而是在我人生形成之前,就已經註定的宿命。

 

那不是我想要的事情,我想要……要讓我這個人格去選,我肯定去選虹光身啦,我肯定百分之百去選那個M宗的虹光身去。因為我對他太熟悉了,而且我太有把握成就虹光身了,我太有把握了!

 

你們可能還要拜師學藝,還要拜那個師父、那個師父,修十幾年的什麼加行、密行,然後怎麼怎麼樣,然後接受灌頂,接受多少層灌頂,供養你所有的身家性命,人家才給你教幾句口訣。你還要精勤地練習禪定,修你的氣脈明點;將你的氣脈明點,跟你的內在的這種感知聯繫得上,從感知力當中,喚醒感應力的那種生命性;從而激活你明點和脈輪當中的,那種昆達里尼的性能量,才一步一步地修行。那個需要一二十年打基礎。

 

我不用的,我給你們百分之百地打賭,我可以給你們起誓的,1年之內,不需要1年,8個月,我8個月的修行,我可以達到一個人20年的修行。因為他們整個的這個修行的……我跟你說吧,就在感知力的那個境界當中,有我過去修行的昆達里尼拙火定的,長達幾百、上千年的那個記憶習氣的身體,在那兒存在着呢,我只要把那個身體調過來就可以了,我8個月就可以達到。

 

我這一生當中,後面這幾十年,35年我可以輕輕鬆鬆地、毫無疑慮地,達到一個虹光身的狀態。不要說是什麼數九寒天裹一塊那個單子,把……他們考驗一個高僧的拙火定,是有嚴格要求。

 

他們在那個,大概在零度左右,三四度那個天氣中,把床單啊——就那個被單,布單子,用冷水打濕,濕濕的,不要擰,裹在身上,然後這個人進入禪定。過了一會兒,你看到這個人的身體開始發紅、發熱,那個床單就開始「冒煙」了——蒸汽,蒸騰了。一般是在40分鐘到1個小時之間,那個床單就全部被蒸騰乾淨,這個是有錄像為證的,這就是拙火定的功效。修到這一步的人,才會被西藏那些喇嘛活佛認為是高僧的。

 

像這種境界,我都是在我內在的這個感知境界當中,都是我經驗過、經歷過的,而都是我屢試不爽,到今天我也可以把他調出來,重新用的。我要達到那種程度的話,大概1年時間吧,1年時間我就可以達到。他們可能需要幾十年,我需要1年時間就可以達到,因為是過去我經歷過的。

 

從我感知的這個境界範圍之內,我可以調動的是我的,就是在這種雪山修法裏面,昆達里尼的境界、虹光身的境界。但是呢,他們滿足的是我這個自我的、自我感的,人性的體驗的虛榮,他們滿足的是我這個靈魂自我感的,自我成就的慾望。但是在超越我靈魂自我感,超越我人格記憶的這個境界的,還有一個穿越了我生命整個境界的,源自於時空之外,不被時空所局限的那種無形無相,卻遍滿一切大智慧的那種警示,那個是我的宿命。

 

那個源自於無生無滅的大智慧的,超越了亘古永恆蒼茫生命的,那一個警示,那個是我今生的宿命,但是祂……我必須要完成這件事情,這件事情是什麼呢?這件事情就是,將佛法大義與生命的愛,結合在一起的道路。這條道路,因為過去歷史上沒有人踐行過,所以我在踐行祂的時候,是不被整個人間所承認的,知道嗎?

 

人們一定是以已知的,去認知未知的,而我現在所做的一切,是人類已知經驗當中所沒有過的。那麼他一定會用已知經驗的宗教文化,去否定今天在融合著,基督耶穌的愛和釋迦牟尼智慧的義,這兩者形成一個新的,解脫死亡的道路的,這麼一個過程當中,對於我的認可。因為宗教肯定不認可,而地上的人都是相信宗教的,所以說是,我走的這條路,等待着我的,是無盡的寂寞、孤單、排斥、壓力、否定、謾罵、侮辱,以及各種各樣的褻瀆。

 

但是我問我自己啊,我只問我自己一句話:你所走的這條路是不是真的?我自己的經驗、體驗驗證,祂是真的。我確確實實覺醒了,眾生苦苦追尋的那種無生無滅內在的,自覺聖智的解脫與究竟智慧的普照;我確確實實甦醒了,被感知力埋葬的,無限劫久遠的、不被見精所分別的靈性的生命天堂,OK了!只要我修行見證的這兩條——佛的智慧和聖主基督的愛,是真的,就夠了。

 

我只在意我是不是真的,你知道嗎?只要是真的,只要你是真的,你踐行的這條道路是真的,那麼祂未來的結果也是真的。祂未來的結果如果是真的,就意味着三界六道無限世界,包括人類的靈魂,未來真的有了見證神的力量,進入天堂的道路;未來真的有了自覺聖智,解脫死亡的可能性了。而這一切可能性,都是因為今天這個修行者,犧牲了我的今生,而獲得的一個智慧證量的結晶。

 

我覺得自己是挺值的。雖然說是我看了他們講的這個拙火啊,這個虹光身,對於我,引動了我過去生命的這個記憶——對於虹光身的渴望。但是,哎呀……但是這個虹光身的成就那是你個人的成就啊,他和我今生未來經歷漫長的這種寂寞孤單,最終所能證得的愛與智慧結合,呈現在人間的這種即身解脫之路,是不能比的呀!

 

我是一個鋪路的人,我只應該在意的是路的完整、路的平坦、路的安全性,而不應該在意個人的成就。而個人的成就,未來的眾生會依據我今天鋪就的道路,而獲得他們的個人成就,你知道嗎?我們的生命的性質是不一樣的。

 

所以說,我覺得人世間,我真正在意的,不是個人的獲得和個人的圓滿,個人的成就和個人的獲得;我應該更在意的是,真理的還原是否完整,真理的道路是否端直,在踐行真理之路的過程當中,有沒有隱藏,有沒有私心雜念,我個人的人生有沒有不清白,我有沒有在人世間留下污點,從而阻礙了靈魂,對於真理的仰望。

 

如果我在人世間活的這一生,都是俯仰無愧的、清白無私的、端正坦蕩的;我留下來的道路,對每一個眾生、每一個靈魂都是公平的、無私的、清白的;我留下來的智慧是究竟的、圓滿的;我留在人世間的「寬恕與愛」的道路,是沒有被我的人格自我所阻礙、所篡改的,圓滿如初的天堂光明的愛的流淌,那我這一生,活得很值得。

 

哪怕我真的沒有證得所謂的「虹光身」,我真的就此以一個凡夫俗子的形象死去,那我也覺得很值得了,這個就是所謂的「信仰」吧。信仰一定不是有所獲得的,信仰一定是為了你心目當中的理想,心甘情願地付出所有,哪怕赴死都無怨無悔,這個叫「信仰」。

 

哎呀,所以說,你說我這個內心啊,還是……就是我對人世間的這個富貴呀,錢財啊,無所謂,但是我對這種虹光身啊,對於這種所謂的個人成就啊,還是能引動我的心的,你知道吧?但是確實,恰恰是因為引動了我的心,才會讓我對於這個我唾手可得到的,個人能量的這種圓滿,和烙印在我生命深處,在我誕生之前,諸佛對於我的這種生命性質的囑託,他形成對沖的時候,我發現,我還是要選擇諸佛對於我生命性質的囑託。我經常經常在我生命極深處,聽到那一句話,「你的工作沒有完成」——就是你要完成這件工作,你才能夠離開這個世界的。

 

那就讓我用我生命剩餘的時間,用我生命剩餘的所有的,其他剩下的所有的精力,投入到完成這件為眾生的靈魂,鋪就一條通往天堂、解脫死亡、即身成佛、自證聖智的,融合東西方宗教文化為一,為眾生靈魂留下一條見證自性如來的光明大道,而付出所有吧。

 

包括奉獻出我生命的所有,包括奉獻出我身體的所有,包括貧寒一生、寂寞無聞,包括孤獨終老,包括死無葬身之地,包括奉獻出我生命所有的全部,而沒有任何自我的獲得。我願意,我愛!那是我的信仰。有信仰,才能談得上修行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