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2日 07:41 

我們貪戀的一切,都會被時光摧毀。

 

你貪戀的一定有名相,名是概念,相是體驗。

或者說你所貪戀的,是意識概念與覺受體驗,相續的幻境。

 

當你眷戀的一切消失後,眷戀世界的你並未消失。

你並非是頭腦意識,眷戀是內心的認知。

 

你認不清自我人生、宇宙世界、親友仇敵,都是心靈認知所投射的眷戀。

被眷戀牽引的認知,就只能隨著業境,輪迴煩惱中苦痛。

 

我們不會真正死去,現在活著的你,只是被眷戀牽引的心靈認知。

未來死去的你,只是認知心靈投射出,眷戀習氣的業果。

 

心靈在生死中,覺知本來純澈自由。

眷戀中,有眷戀不能觸及的清澈;認知中,有認知無法浸染的覺知。

 

你是經歷生死的覺知,生死在覺知清澈中相續,不會因為生死場景替換,而失去了覺知的能力。

覺知是穿越時空的單純,不被時光摧毀的,就是跨越生死的神。

 

覺知中,是不為覺知移動的覺性。

時空世界、宇宙萬物、六道輪迴,於覺性極耀中,猶如虛空中一粒微塵。

 

不被存在侷限的,是熄滅生滅的聖靈。

覺性是眾生源,是光明源,是法性源,是諸神源,是宇宙源。

 

十方三世,過去未來,天上地下,天堂地獄,法界三界,神人鬼畜,

都在覺性中成就,都是覺性所成就,都是成就之覺性。

 

存在與不存在,時間與空間,只是覺性中一瞬錯念。

不被錯念所劃痕的,清澈莊嚴如如明晰,是覺圓滿。

 

不被覺性所成就,不被明性所障礙,不被空性所蒙蔽,不被法性所浸染。

隨緣不變,自在平安,是如來。

 

2018年4月4日 06:37  

什麼是科學? 

科學,是系統的世界觀與方法論。

是基於對宇宙自然現象,抽象的思維理解,進而拓展出對現象世界,進行具體的認知、檢驗與探索手段。

 

電腦、汽車、飛機、火箭,是科學嗎?

這都是科技衍生出的產品,並非是科學。

科學是精神體系中,對現象的認知與檢驗,對時空的理解與實踐。

 

蒸汽機引發了18世紀工業革命,其工業現象卻是物理學奠定了基礎。

21世紀電子時代帶來了世界高度繁榮,而所有的科技產品現象,

皆是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E=mc²,所衍生出的結果。

 

科學(英語:Science,希臘語:Επιστήμη)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,

對現象(原來指自然現象,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)進行歸因的學科。

 

科學包括三方面定義:觀察,假設,驗證。

 

能夠被已有知識體系,現有技術手段反覆驗證,並且證明的自然現象、發展過程,我們稱之為「符合科學」。

 

科學,是系統論、方法論,對自然現象深入的探索,對事態發展內部規律的掌握,以及對發展結果進行的控制研究。

因為科學技術可以被反覆驗證,所以我們信賴科學,依賴科學,迷信科學。

 

科學是思維的模式,方法的規矩,科學並不是真理。

科學是探尋真理的手段,與過程中使用的方法。

 

科學能夠證明,已經被檢驗的現象,科學無法證明,尚未被認知的探索。

未被探索到的,就屬於未知領域,而不能武斷地說「不符合科學」。

 

猶如「量子力學」的出現,對構成宇宙的基礎能量存在形態,提出了測不準原理。

認為宇宙微觀能量、形態表現,是受到觀測者施加觀測力所影響的。

 

這個論點拓展了,愛因斯坦相對論,將物理學對宇宙的探索,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
目前,科學探索到的宇宙範圍,已經與靈界相交,如此之近。

 

前面我們說過,科學不僅僅是產品,而是認識論與方法論。

是基於現象進行的認識,理解,檢測,驗證。

那麼認識現象,理解物質,檢測能量,驗證結果的「意識形態」,就不可能只有一種模式。

 

比如說,釋迦牟尼佛認為「相由心生」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,能量緣起於眾生心識。

眾生無明妄想,與宿業相融,習氣業力的激蕩,形成了宇宙世界。

現代科技所認知的,構成宇宙現象的基礎能量,在佛眼中就是「業」。

 

能量運動是業力相續,而業源於心識,因眾生迷失了心靈本來面目,沉淪在心識所化的業境之中。

能量微觀至盡絕處,就是時空最初形成時,也就是心識刹那緣起時。

心識分辨越細微,呈現的微粒越細膩,心識被妄想牽引,形成了微粒能量的聚合,形成境界世界。

 

能量呈現出物質世界,是心識分別所現幻影。

幻影心識於覺性中,猶如滄海泛起一粒泡沫。

覺性法界於自性中,猶如虛空飄浮一粒灰塵。

 

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。

物質現象與明覺法界,都在自性中生滅緣起。

而自性於緣起中未曾移動,宇宙只是如來一瞥所現。

 

構成境界的微粒越微觀,能量世界範圍越廣袤,能量密度越細膩,蘊含的時空越深邃,整體境界質量就越強大。

能量聚合的形態,表現出宇宙無限時空與萬物,而驅動能量波動的,是眾生心識妄想。

 

我們所看到、聽到、觸到、嚐到、聞到、意識到的,一切物理物質現象,並不是真實存在的、永恆不變的客觀。

本質是由我們的,心識妄想結合業力感受,形成認知體驗的投射。

 

世界的源頭,在心識分辨深處。

外部世界現象,是習氣湧動著妄想,在心識中的幻影投射。

 

投射幻影欺騙了心靈,

讓心靈誤認為有一個看到、聽到、觸到、嚐到、聞到、意識到的「世界」,

從而被幻影凝固了心靈覺知,覺知被幻影牽動,形成了認知世界的「自我」。

 

看到,原本是「被看到」;意識到,原本是「被意識到」。

自我,原本是「被自我」;存在,原本是「被存在」。

世界,以及認知世界的「自我」,原本是無根的,猶如幻覺沒有實性,猶如雲彩本無體性。

 

心靈,在心識分別產生的,自我與世界中沉睡。

自我體驗認知,與業力能量川流,在心靈中上演,滄海桑田、生死輪迴。

 

心靈本身的清澈明晰,並不會被錯覺改變了性質,

就好像光線無法改變太陽的性質。

 

不同細微妄念呈現不同密度能量,構成了層層深邃廣袤的時空場。

妄想在心靈中激蕩,能量在時空中聚合,宇宙是心識投射,能量表現著業力,心與物是一體。

 

妄念表現出業力,呈現無限廣袤宇宙、深邃無限維度中無量時空。

業力糾纏著妄念,精微妄念呈現出,深邃密度能量,構成了層層疊疊微觀中,無限廣袤的世界。

佛陀稱這些時空世界為「三界六道」,眾生依自身業力,所見不同境界世界。

 

心識妄想越單純,構成世界的業力微粒越細膩;能量微粒越細膩,整體質量越廣袤。

能量微粒越深邃越細膩,蘊含的質量越強大,細膩能量表現出的世界,就越發光芒極耀無限無際。

這些心識深邃細微妄念,呈現出的精微能量世界,就是如來所說的「色界、無色界」。

 

基於「唯心所現」的宇宙人生觀,釋迦牟尼佛在實踐中推出了,探索真理的「禪修」方法。

探索真理的系統論與方法論都具備了,剩下就是實踐的過程,以及對實踐結果的反覆檢驗了。

 

經過幾千年來,數以億計修行者的禪定修持結果證明,

佛教禪定,對於人類認知宇宙、調節精神與生理狀態、治癒疾病啟悟靈魂、開發生理潛能,有著巨大的功效。

 

舉例說明:在兩千六百多年之前,在缺乏科技裝備的醫學條件下,

釋迦牟尼佛,就將人類胚胎生長,誕生的整個過程,詳細進行說明,記錄在案成為《入胎經》。

佛說,一杯水中,具有八萬四千蟲。這個觀點直到西方科學發明顯微鏡後,才得以驗證。

 

以此種種證據支持,我們可以推測出,佛陀所說的宇宙世界觀,是目前科學界無法驗證的事實。

 

科學並非是真理,而是探索真理的過程與手段。

以探索真理為目標的思維體系、過程方法、實踐檢驗,就是我們定義的科學。

 

那麼以定義科學的標準,去衡量佛教探索真理的道路方法,

佛教就是絕對的科學,理論嚴謹,思維系統,邏輯縝密,步驟明確。

其修行過程與成就結果,是可以經得起,反覆檢驗與質疑的。

 

目前科學界,對構成宇宙的基礎能量研究,已經觸及到了「意識」干擾被觀測能量的形態,這個深邃的維度。

再往下發展,當科技手段與理論研究,深入到能量更深層的,細膩微觀能量核心中,

人類就會驚訝地發現,能量形態竟然是——意識所想像出來的虛影。

 

物質並無真實的實體存在,一切的「存在」只是「觀察者」。

人類,是被頭腦意識分別,與心識體驗的結合,「被想像地活著」。

世界以及自我,只是心靈大海中,一粒轉瞬即逝的氣泡。

 

這就是科技探索到了神靈,脫離幻境就是真實。

真理將引導科學發展的方向,從研究物質現象的角度,轉入「心識能量」的「超時空」宇宙探索。

 

科學將會成為,認知佛法的道路。

釋迦牟尼佛所說的,才是真正的科學。

 

2018年4月5日 11:03

嚴格定義佛教,應該屬於教育體系,而非宗教體系。

宗教給人的印象,是神秘、奧妙、森嚴、等級、集權、排他性。

在施加於眾生心靈希望的同時,也強化了人類內心的恐懼枷鎖。

 

換個角度說,宗教誕生於人性本具的弱點。

人類面對大自然力量時,無力掌握的孱弱,以及對生命本身,生老病死無可奈何的恐懼。

 

於是,身處無知黑暗之中的人類,寄希望於超越自然規律的現象,企圖以神蹟表現來鼓勵生存的信心。

於是,寄託著人性貪婪與恐懼的場所,被疲倦的靈魂供奉為上帝。

 

如何解釋宗教中頻繁出現的神蹟?如何解釋宗教中屢屢出現的,超自然的現象?

 

就如同我們認識科學體系一樣。

電腦、飛機、輪船、手機、汽車、火箭,這些超越了遠古時期,人類生產能力的器材,

皆源於科學思想對自然界的觀察、探索與驗證。

科技產品本身,並非是科學本身,而是科學知識發展的必然結果。

 

宗教中出現的神蹟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
神蹟,是修行者探索真理,在了解宇宙生命過程中,身心改變而出現的結果。

修行者是探索真理的人,而不是追尋神蹟的人。

 

神蹟,並不能代表修行,更無法涵蓋真理。

就好像汽車與科學的關係,汽車是科學的產物,科學不能被汽車涵蓋。

 

設計汽車動力的工程師是科學家,而狂熱的愛車者,沉迷飆車的人並非科學家。

研究生命機制,設計藥物結構的是科學家,而經銷藥物推銷藥物的並非科學家。

 

真正的修行者是只看真理的人,絕非崇拜神蹟與神秘體驗的狂熱者。

遵從理性嚴謹,透徹究竟真理,才是修行者。

 

唯有遵循釋迦牟尼佛,所傳真理的道路修行,才能夠徹底了悟宇宙生命的實相。

而釋迦牟尼佛,只是眾生的導師,並非是崇拜的神靈。

 

神靈依舊與眾生相對,相對眾生相而有神靈相。

相對必有緣起,緣起必有生滅,生滅必定輪迴,所謂的神靈也不能稱之為永恆。

 

而究竟佛法所指的,是超越了生滅緣起的,眾生寂靜本來。

一塵不拒,一塵不染,一法不斷,一法不生。

無生無滅,寂靜圓滿。

 

佛陀教育的方向,是眾生究竟之歸宿。

對於真理一無所知的人,即便是投入宗教,沉迷於狂熱崇拜的儀式,依舊不是修行者。

修行者,類似於社會上的大學生,孜孜不倦地向靈魂導師們,諮詢求教探索生命的真理。

 

唯有究竟真理可以破開無明輪迴,唯有圓滿智慧可以度脫生老死苦。

獲得真理的人深知,自心就是殿堂,閉門就是深山,自性就是諸佛,法義是道路,苦難是台階。

安心淡然處於當下,境過不留,隨緣不變,以自覺妙悟為食,沐浴在清淨心光中。

 

這類修行者,才是真正維護佛法的人,以身作則表率清淨佛法,以心為世界莊嚴佛淨土。

 

2018年4月7日 02:03  

我們隨肉體降臨在這個世界。

隨肉體的衰敗離開這個世界。

 

青蔥歲月,激情澎湃,人生有太多種可能性,供你去實現理想。

滄桑中年,穩定保守,理想沉澱為現實生活,人生只是生活的軌跡。

遲暮老年,神衰精枯,疾病消耗著生命質量,生活只是苟延殘喘中,內心放不下的,那幾縷牽掛。

 

臨終之前,四大分解肉身毀滅,漫長的一生在你心靈認知中,如電光火石般劃過。

零點一秒鐘內,你從誕生的那一刻起,至你死亡的此時此刻,

中間經歷的每一件事情,每一天心情,每一秒思想,每一絲情緒,每一觸心動,無論大小細微,

如同放電影般,極速在你心靈清醒的認知中清晰播放,歷歷在目無有遺漏。

 

我們的人生,難道就是這些,意識觀念與情感體驗的組合嗎?

我們的人生,難道就是肉體的生老病死嗎?肉體死亡就代表著生命的終結?

 

既然肉體死亡就代表了生命終結,

那麼臨終前,看到肉體思維、情感意識的,那個清醒的認知是誰?

 

既然肉體就是生命的全部,那麼肉體死亡後,應該探測不到腦電波存在。

可是英美科學家,卻通過儀器測試,實實在在捕捉到了,去世之人的腦電波,向他們的回應。

 

如同大地上開滿了鮮花,鮮花是生命的展現,生命以每一朵鮮花展現。

花朵會凋謝,可是生命並不會因為花朵凋謝的現象而消失。凋謝的現象並不意味著,生命本質也有凋謝。

 

我們的人生,就如同宇宙星辰中,綻放的一叢叢花朵。

我們展現著生命,生命通過我們得以呈現,我們是生命呈現的現象。

當我們的肉體消失後,生命本身並不會消失。

 

花朵只是生命力的展現,展現的表達凋零後,生命力並沒有凋零。

如果生命力,會隨著花朵凋零而有所殘缺,那麼第二年春天,就不會有新的花朵綻放。

如果生命力,會隨著花朵凋零而徹底死亡,那麼宇宙世界中,就不會有新舊交替循環。

 

所以,認定我們的肉體死亡,就是生命的死亡,這是很荒唐、很可笑、很狹隘的謊言。

而修行者,就是從謊言營造的絕望困境中,走向永恆光明安詳幸福的人。

 

去尋找那,不被肉體感知,所禁錮的內心清澈吧。

在你意識到,自我的一生只是浮光掠影時,心靈中對浮光掠影的觀察,就是生命不滅的鮮活。

 

舒緩你的身心,放棄中有解脫;寬恕自我與他人,安寧中是極樂。

死亡的只是我們的肉身載體,生命不因肉體死亡而有損傷。

 

在活著的時候,見到心靈深處,不被活著的自我,所迷幻牽引的心靈清醒。

清澈明晰中,本無身心意識,本無慾望體驗,本無分別生滅。

 

覺照安詳,心是解脫了,自我輪迴生死的神。

純明離照,身心脫落了,當下是莊嚴法界聖賢。

 

2018年4月8日 08:38 

心善兇險自退。

寬心平安自來。

好施富貴潛隨。

清正諸神敬佩。

淫亂招鬼銷福。

妒恨直下蠍窟。

自私定入陰獄。

貪婪扯入輪迴。

莫問吉凶前程。

心顯生死大千。

 

2018年4月8日 22:57 

心離所作本涅槃。

離諸愛心自解脫。

 

2018年4月9日 06:23 

你看到虛空了,能抓住虛空嗎?能將虛空裝入瓶中嗎?

 

我們在空間中生活,卻無法取捨空間。

我們在空間中移動,空間卻未曾移動。

 

能量因素在空間中緣起,聚合散滅無法帶動虛空。

虛空承載宇宙,生滅在空間中相續,輪迴無法破壞虛空。

生死在空間中上演,生死無法逃離虛空。

 

誰都會認為,空間是客觀存在的物理現象,是無需質疑的事實。

其實,空間只是你心靈極深處,覺知分別「存在感」所投射。

你不過是活在心靈刹那「覺知」間,瞬息夢境遷流當中。

 

空間是心靈覺知,物質是體驗認知,名相是意識思維。

人類「活在」,心靈認知體驗與意識概念之間,錯覺與習氣構成的夢境之中。

 

意識與體驗無法觸及覺知,猶如倒映水中的身影,無法觸及河岸上的主體。

故而你會認為,空間是無法更改、無法移動、無法觸及、無法取捨的。

 

禪定中,意識水波會平息,體驗河水會蒸發,覺知倒影會熄滅。

當心靈看到心靈自己時,意識與體驗如同外套般脫落,覺知不被覺知分別所牽引。

 

不被分別虛擬幻影迷惑的覺知,就在幻影之中,復甦了未曾移動的本質。

你所認為不可觸及、無法移動的虛空,就會呈現出雲霧般,海市蜃樓一樣的性質。

虛空竟然會,如同煙霧一樣,在清澈的大空性普照中,如片雲熄滅在太空中。

就如同你清晨睡醒後,自夢境甦醒時,醒來的你,還會有幾秒鐘遲滯的困頓。

你已經醒來了,可是依舊有幾秒鐘困頓的遲滯,停留在殘夢之中。

這個殘夢,就是我們認知的空間;這個遲滯,就是心靈覺知;這個困頓,就是覺知存在感。

 

自身心內在,覺性甦醒的體驗,很令人震驚,也很奧妙歡喜。

你會眼睜睜地,無比清醒、無比清澈、無限明晰地,

覺察到:宇宙空間睜開了眼睛!

 

確確實實,真真切切的,就是整體宇宙空間中,睜開了清澈的眼睛。

每一個空間微粒中,都蘊含著整體宇宙如目光般的清澈。

無所不在,充滿一切,無所不知,遍照無漏,清澈無雜,未曾移動。

 

而過去的,實實在在、真真切切、客觀存在、無法移動的宇宙空間,

在睜開眼睛的深層清澈,在眼睛無限明澈,廣袤無雜清醒中,成為了眼光中一瞥灰塵。

 

灰塵之中,我們人類所認為的,宇宙蒼穹、世界眾生、過去未來,

與灰塵空間一體,在清醒目光中脫落。

 

「空生大覺中,如海一漚發,有漏微塵國,皆依空所生。漚滅空本無,況復諸三有?歸元性無二,方便有多門。」——《楞嚴經》

 

原來,我們所說的活著,只是被身語意三業所活著。

原來,我們認定的世界,只是心靈幻現的錯覺夢境。

 

夢境熄滅,沒有可說之夢,不可得即清淨。

錯覺熄滅,沒有說夢之人,不可說即涅槃。

 

2018年4月13日 05:43 

情緒只是心靈的影子,心靈需要認出這一點。

不再分別繁雜情緒,讓情緒躺在單純之中。

 

身心舒適,清醒安逸。

柔軟帶來喜悅,寬恕帶來解脫,放棄帶來智慧,接納帶來安寧。

 

一顆安全清澈的心,具有脫落生死的力量。

一顆純然無雜的心,擁有寬恕輪迴的權利。

 

2018年4月17日 00:16 

不隨思維延伸。

不任情緒渲染。

 

思慮不尋求答案。

沒有解釋的心,不被答案所禁錮。

 

失去目標的心,心中覺知猶如嬰兒。

在習氣的襁褓中,舒展著明媚的清醒。

恰似迷矇睡眼,睜開了甦醒的清澈。

 

舒張而靜怡,自由充滿極樂。

離分別則甦醒,離染垢則自由,脫認知即釋然,於生滅中不動。

 

失去目標,起始是終點,過去即未來。

失去答案,明晰覺了,本然就是答案。

 

2018年4月17日 02:47 

修行,是心靈的覺醒。

猶如滲入水中的光明。

 

與人類世界平行,心無攀緣貪戀。

與凡夫俗子同行,清心燭照安寧。

 

當你的心,不再隨六根攀緣外界。

心靈就失去了,眷戀取捨世界的你。

 

修行不會改變現實中,人類社會的生存狀態。

一切狀態都是因果,生存只是業障輪迴。

 

因果緣於無明,無明若覺醒,生死即幻影。

若人熄滅了心中無明,生命形態下,生命性質就發生改變。

 

於身心靈覺中,那廣袤清澈,那不動覺了,

就是極耀無限,充滿宇宙,自在神靈。

 

2018年4月21日 06:12 

道(壹)

 

你能體察到,身心內在的清醒嗎?

不是意識的清醒,而是能觀察到,意識活動的清醒。

這種清醒,類似於反思、反省的狀態。

 

自我反省中,清醒理性,對自我的觀察,

可以看到自我心念,以及意識情緒活動。

 

觀察意識活動的,就不是意識;觀察情緒波動的,就不是情緒。

覺察心念思慮的,就不是心念;體察身心狀態的,就不是身心。

 

好了,這就證明了,有一個可以脫離自我身心、自我意識、自我體驗、自我感受的,「清醒」獨立存在。

在你的身心中,反省自我的清醒,只是一種「覺察」的狀態。

 

如果,你內心的專注力,可以持續恆久地,保持在,覺察狀態的清醒中。

清醒中沒有偏離,清醒中本無染著,清醒中失去分別,清醒中未曾迷惑。

清醒,持續恆照無有動搖,凝定單純至簡的清醒。

 

這就是「奢摩他」,修行止觀。

 

如同內心有一面鏡子,光可鑒人,不掛一絲灰塵。

自我,以及身心意識,在內心深處的清醒中,如同影像倒映在鏡子中。

鏡子的清醒,映照身心意識的影像,清澈明晰不掛影像。

 

肉體感知,意識思維,情感體驗,自我意志,在恆照凝定的清醒中,

如同清晨山谷中的霧氣,融化在朝陽晨曦中。

身心意識,自我體驗,在心靈凝定單純的,持續清醒觀照中,層層分解融化了。

 

意識脫落了,清醒獨立存在;情緒脫落了,單純獨立存在。

體驗脫落了,凝定獨立存在;思慮脫落了,安詳獨立存在。

 

身語意三業,在心靈清醒的鏡子中,融化了倒影的色彩。

色彩融化分解了,也就沒有一個,承載倒影的清醒,去分別倒影的波動,去分析色彩的濃淡。

 

於是,內心清醒的鏡子,這凝定的單純,這安詳的清醒,如同透明的冰塊開始融化。

清醒展現出,被「清醒」所分別鐐銬的——枷鎖。

清醒,猶如粉碎的透明玻璃,一層層,一塊塊,剝落粉碎。

 

這就是「三摩地」,修行幻觀。

 

隨著心中清醒的鏡子,粉碎成微塵,

微塵中呈現出,微塵無法搖曳,鏡面無法涵蓋的,

整體不可分割,純粹不可思議,廣袤不可觸及,通透不可分離,安寧無有恐怖。

 

清醒的鏡子,與鏡子中的倒影,身心意識,客觀世界,都如夢境般,現出錯覺的虛幻。

離念熄滅了清醒,單純在整體中融化,無限熄滅了安詳,凝定在透明中融解。

 

2018年4月21日 06:13  

道(貳)

 

不被清醒所分別,即不被清醒所鐐銬。

 

祂是——宇宙的盡頭,時空的起始,生命的本源,能量的基礎,物質的極限。

微塵與蒼穹,都是祂所造化;世界與眾生,都是祂所呈現;蚊蟲與神靈,都是祂的生命;生死與輪迴,都是祂在遊戲。

 

祂就是覺知,一瞬錯離——「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,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」。

 

覺知是整體,覺知是純粹,覺知是不可分割,覺知是廣袤通透。

沒有語言可以形容祂。

祂以眾生心靈極深處的,妙樂安詳,清淨覺受,無限自在,而承載著覺知分別。

 

覺受妙樂塑造著,刹那間覺知妄想,呈現出業力刹那間生滅。

承載生滅的是空間,對空間的分別是時間,時間引動空間而有遷移。

遷移呈現生滅,生滅呈現能量,能量呈現光明,光明聚合散滅,而有眾生世界。

 

安詳在覺知中,熄滅廣袤單純,舒緩在覺知中,脫落覺受享樂。

不執迷覺受的安逸,不癡迷無限之神蹟,不執著通透的整體,不被光明世界所蒙蔽。

 

覺知,這一念之中,刹那誕生的蒼穹宇宙,猶如殘夢一般,退隱了琉璃般透明的色彩。

世界宇宙殘夢般消退,殘夢中離分別的覺性,如日出雲層普照大千。

如解開鐐銬的囚徒,如康復疾病的眼睛,如目光純澈十方,如污水中仰起了頭,如睡醒消散了夢境。

 

無生無滅,無垢無淨,無來無去,無內無外。

無生並非與生滅相對,生滅不可得即是無生;永恆並非與刹那相對,相對無所有即是永恆。

 

覺知心識,所幻化宇宙,微塵國土,眾生世界,於純圓覺性中,似滄海上浮現一粒氣泡,虛空中一粒灰塵。

 

覺性不離虛妄,生滅不可得,諸法性如幻,虛妄本無生。

幻不可說,故覺性無染;生滅不可得,故覺性圓滿;虛妄無所有,故覺性不動。

 

過去未來,蒼穹宇宙,恰似一瞬中,錯覺璀璨。

覺性成就了圓明法界,充滿十方周遍萬有,法界諸聖賢皆依覺性智慧,呈現法性純明境界光明身。

 

故而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。

何為「無為法」?——諸幻熄滅,非幻不動,幻滅滅故,離幻即覺。

 

覺明空三位一體,呈現法界圓澄光海,一切佛世界,皆依覺所現。

覺性,是諸佛願力所現清淨業,如西方極樂世界、東方藥師佛世界。

 

宇宙中無量諸佛,應無量眾生妄想所現,佛性隨順眾生共業,所現不同宇宙體系中,三界六道微塵世界。

依如來慈悲清淨願力,願力與眾生因緣宿業相融,而成佛世界。

因此佛世界中,才會有凡夫俗子、愚癡眾生的等級位置。

 

因為同一顆心中,展現凡夫心的同時,也蘊含著修行心、出離心、清淨心、菩提心,乃至妙明真心,直至涅槃境界。

因此,唯心所現的能量宇宙中,唯識所變的物質世界中,都蘊含著層層疊疊,深邃不可計數的,神靈、聖賢、諸佛世界。

 

是為一心三藏:「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」,隨緣不變,即法身佛。

「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」,妙覺滿十方,普照無遺漏,是報身佛。

「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」,從知覺心識,到意識分別,妄業所現三界眾生,名化身佛。

 

當諸佛隨順眾生心願,所現佛土佛刹,慈悲願力救苦達成後,清淨願望完成時,即是佛世界空滅時。

覺性熄滅,沒有覺性洞照十方;智慧熄滅時,沒有清淨可以充滿。

猶如被砍掉頭的人,就無頭可以言說,頭被砍掉了。

 

寂靜離言說,微妙性涅槃。

這就是「禪那」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。

 

覺性,以及覺性所成就的,澄澈十方明慧海洋,無盡無際智慧聖賢,乃至無量無邊微塵國土,

只是一瞥所現。

而一瞥中,未曾被覺性移動的,是如來。

 

因此佛說:「奇哉,奇哉,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,而不能證得。」

故而如來,就是眾生身心意識中,不為意識迷惑,不為身心沾染,不為習氣執著,不為思慮分別的,清淨當下。

 

2018年4月24日 03:09  

問:您以何種法門而成就?您推薦學生修行哪個法門? 

 

答:煩惱名諸法,無心是法門。 

 

天上有一個太陽,倒映在大海、湖泊、溪流、池塘,乃至鍋碗瓢盆存水中。 

器皿存水中倒映的太陽,畢竟不是太陽,太陽不因為倒映,而被器皿所分割。 

太陽比喻真理,器皿比喻法門,一切法門皆因倒映真理,而成為修行宗派。 

 

太陽不會改變,依倒映器皿不同,而有大小不同形態。 

真理不會改變,依眾生業緣不同,所現八萬四千法門。 

 

任何宗派,本身不是真理,而是過河竹筏,是通往真理的道路。 

若以法門宗派之差異,去衡量真理之高下,猶如執迷指向月亮的手指, 

既迷失了月亮的所在,也喪失了手指的作用。 

 

我只是極度渴望真理的人。 

並不是依據真理渴望成就的人。 

 

見證真理的光明,追隨真理的過程,對於我,已經是終極的回報了。 

除了真理,別無他求。 

 

我只仰望真理,而漠視法門之間名相差異,忽視宗派間高低貴賤,摒棄宗教中身份等級。 

 

因為倒映太陽的任何器皿,都不是太陽本身。 

因為見到了太陽,任何器皿都可以,成為倒映太陽之方便,方便即法門。 

而並非是,所有器皿都能倒映太陽,器皿本身不代表太陽,法門非真理。 

 

佛說: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,法無定法,萬法唯心。 

佛說: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

 

因為追尋真理,我修行過道教,經歷過邪教,研究過瑜伽,最終深入禪宗。 

 

道教的核心思想,認為生命緣起於道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 

陰陽循環生生不息,而現五行相生相剋,五行循環成立世界。 

人體與宇宙,皆外生於五行,內合於陰陽,故而道家修行強調:天人合一。 

 

形體打坐禪修,調攝陰陽五行,壽與天齊。 

心神虛靜內斂,摒棄身心雜念,神與道合。 

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,身心自我皆化於道,遨遊蒼穹宇宙,位列凌霄仙班,隨緣變化無窮無盡。 

 

佛教的核心思想,是明心見性,覺悟成佛。 

 

何為性?性隨心現,心滅性空,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。 

何為心?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,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。 

 

覺性瞇盹,錯移生幻,幻牽瞇盹,而生心靈覺知;覺知即妄念。 

覺知取幻境,而生覺受習氣。 

習氣凝固覺知,覺知形成細膩境界,而成為想。 

 

境界渲染了凝固覺受,賦予覺受以體驗。 

體驗的相續波動,樹立起想蘊境界中,對體驗牢固不破的認知。 

認知就是我執識。 

 

依認知的我,而投射出——我的意識、我的肉體、我的體驗、我的感受、我的存在、我的人生、我的世界。 

依心靈認知,而有了被認知的——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 

 

我們所說的自我,就是心靈思慮之想,與頭腦意識之間,習氣波瀾與妄想分別,交織循環的狀態。 

因緣宿業狀態之中,確實沒有一個,固有不變的自我真實存在。 

 

而宇宙時空,自然世界,緣起於心識覺知,對覺知存在的,一念分別。 

分別割裂了覺性,移動蒙蔽了清醒。 

 

佛說:雲駛月運,舟行岸移。 

心靈本是覺性一錯念,那麼建立於心識之上,分別心所現宇宙世界,皆是虛幻。 

 

過去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。 

諸心虛幻故,諸法無所得,諸法無得故,諸心本無生,諸心無生故,心法自涅槃。 

涅槃清淨故,無滅亦無生,無來亦無去,無取亦無捨,諸幻熄滅,非幻不動。 

 

佛教以直指人心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為宗旨。 

針對的是,我們隨業緣幻現的肉體身心,通過種種方便辦法,開啟眾生無明心靈。 

宣說究竟圓滿法義,開示方便解脫道路,破除眾生累劫習氣妄想。 

妄想熄滅就是正覺,習氣除盡就是如來。 

 

禪宗,是以精要法義直面夢境,以理性破除體驗,諸幻熄滅,非幻不動。

瑜伽,是以體驗淨化消融意識,以境界提升熄滅妄想,幻滅覺圓滿。

 

而凡夫身心,是由心識妄想,與習氣體驗,這二種業緣交織構成,妄想名所知障,體驗名煩惱障。 

所知牽引煩惱,煩惱推動所知,心意輪轉即名輪迴,業境更迭是為生死。

 

依究竟透徹法義,破所知障,形成了禪宗修行體系,涵蓋了奢摩他、三摩地、禪那、淨土。 

依禪定體驗境界,破煩惱障,形成了瑜伽修行體系,包括了觀想、瑜伽、修行明點,以通經絡。

 

 

你戀愛了,愛得死去活來,愛得刻骨銘心,愛得昏天黑地,愛得海枯石爛。

你愛的人,似乎並不愛你,對你愛搭不理,你悲痛欲絕,你借酒消愁,你無力自拔,你痛徹心扉。

 

於是想要與此人斷絕關係,可惜的是,你有心無力,無法憑藉自己的力量去捨棄對方。

無法捨棄的就是業力,是你內心貪愛所現引力;無法離開的就是因緣,是你內心分別所現牽掛。

 

於是你找到了導師,試圖通過導師的智慧,破除內心的痛苦,離開愛情泥潭還給你自由。

一位導師說:你所愛的人,本質就是騙子,並且有理有據列舉出,此人種種騙人證據。

在強大的事實面前,你不得不承認,對方是騙子的事實,於是愛慾之心淡化了。

 

禪宗核心是智慧。

淡化了愛慾的心,不知不覺就忘記了此人,身心單純健康不再痛苦。

這屬於禪宗修行,以究竟法義直指人心,以圓滿智慧破除煩惱。

妄念熄滅,則煩惱無生,無生即清淨,隨緣不動,如如圓滿。

 

而另一位導師說:你所愛的人,不夠完美,你應該擁有一位更加完美的愛人。

恰好導師我,認識一位絕代佳人,無論美貌、品行、智慧、氣質、身份、財富、地位,都屬佼佼者。

千載難逢,過時不候,只要你見到她,就一定會愛上她,從而遺忘你目前的愛人。

與這位神一般的愛人結合,才是你生命唯一的選擇,你會因擁有她,而獲得永恆的幸福。

 

瑜伽核心是覺受。

以清淨體驗,取代渾濁慾望,以淨化心靈覺知,取代人心貪濁。

 

習氣淨化,則覺性湛然,湛然覺性無得無礙,無得即空性,無礙即普照。

普照十方,則覺滿法界,不變隨緣,清淨莊嚴。

 

這屬於瑜伽修行,以欲勾牽,漸入聖境。

瑜伽屬於修「大幻觀」,屬於三摩地修行方法。 

 

但是在歷史傳承過程中,瑜伽參與了印度教派中,性力派的內容。 

推崇以人體中先天攜帶的,本性的力量去轉換身體,發掘肉體深邃經絡,開啟神通法力,以神通來摧滅習氣。 

 

以破除覺受體驗的道路,最終融化覺知、認知、意識的妄想。   

因為任何分別、意識、概念、記憶、認知、思慮、妄念的基礎,無一例外,都建立於體驗覺受之上。   

體驗是細膩的覺受,層層累積而成狀態,妄想是細微的妄念,聚沙成塔而成境界。

 

我們人類,就活在心靈體驗感受,與意識記憶交織的過程之中。 

或者說,人類認為的自我,就是心靈體驗,與意識分別,交織所現的業果。 

 

我們所說的心,就是內心的感受,當構成感受的,深層的體驗覺受,被精細能量所淨化融解時,

附著在體驗之上的,感受認知與意識思維就會脫落。

   

但是這種修行方法,因為過於注重心靈中,體驗境界變化的微妙。   

境界體驗就一定會牽引沾染,蒙蔽心靈覺知。   

心性覺知,無論陷入心靈任何一層,習氣形成的境界體驗中,都屬於入魔。   

 

一旦入魔後,此人就很難從魔境中清醒,就會在自我修行,成就的幻境中墮落。 

陷於自我體驗中不能自拔,沉迷覺受境界中無法解脫。 

 

佛說: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,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 

 

不論任何一種修行法門,只要是以自我修行境界獲得為目標,

推崇在佛法中實現自我價值,以真理標榜維護自我形象, 

高高在上目空一切,排斥他人唯我獨尊的,一定是魔鬼。   

 

佛是清淨心,離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相,心於四相無染,自性平等是名佛。   

 

在深入研究了瑜伽經典義理後,與禪宗法理奧義進行思索對比後,

最終認定禪宗,是如來正法眼藏。 

禪宗是直指人心,明心見性的要訣捷徑,於是徹底投身於禪宗修行。   

 

在往昔的修行歲月中,我也是由凡夫身心起步,依據經典一步步淨化身心。

隨著心靈不斷地淨化體驗,意識也就不斷地深入佛義,實證覺悟者們留下來的心印妙覺。

 

過程中,必定會因心靈境界的不斷提升,而展現出對佛法內涵不同層次的認識。

通過不斷地否定自己,從而脫胎換骨,達到與自性妙覺合一的境界。

 

修行者不是覺悟者,唯有大覺者,所說法義圓滿無漏。

而修行者,都會因自心自身業力之障礙,阻礙自性圓滿呈現。

在修行過程中,行者難免有境界偏頗,知見錯謬之處,包括我也一樣,在過去講法時,必定有錯謬偏頗之處。  

 

《雜阿含經》中記載,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也經常推翻自己所說的法義。 

往往在他深入禪定幾個月後,出定時告訴弟子們:前幾個月我告訴你們的法義,有不究竟的地方。 

 

因此修行是一個,不斷淨化心靈、不斷覺悟自性的過程,不要將某一境界的法義,當作佛法的全部。  

全部的佛法,就是全部的煩惱,熄滅煩惱的方法,就是佛法。  

佛法唯有一心,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,心空法滅,諸法性空,隨緣不變,則法法皆是佛法。 

 

雖然我以禪宗修行,以三摩地作為主修道路,以《圓覺經》《楞嚴經》《楞伽經》作為依據經典,

但是讓我推薦一個法門,那就是「淨土法門」:簡單安全,單純放心,三根普被。為眾生廣開方便之門,生念阿彌陀佛,死去極樂世界,社會穩定,家庭和睦,身心健康,皆大歡喜。

 

2018年4月26日 06:56  

一位朋友酷愛德系車,苦於手頭拮据,只能每天徘徊於二手車市場。

終於有一天,在茫茫車海中,他一眼看中了一輛八成新的奧迪車。

 

他仔細檢查了車輛內外,看到沒有明顯的碰傷與劃痕,經過艱苦的討價還價後,

如願以償地,洋洋自得地,滿面春風地,將奧迪車風風光光開回家。

 

時隔半年後,開車的過程中,他總是感覺車輛狀態不對勁,至於哪裡不合適,他也說不出來。

於是開到汽修廠去檢查車輛,維修人員吊起車輛,拆除外殼,仔細檢查車況。

 

許久,維修師傅歎息一聲,搖了搖頭說:小夥子你被騙了,這是一輛出過大事故的車。

車輛的大樑都被撞歪了,是切割後重新焊接上的,幾乎所有的大元件,都是其它車輛拼湊起來的。

為了掩蓋痕跡,車主重新裝飾了車內環境,所以你無法察覺端倪。

開這樣的車上路,車速慢一點還行,一上高速車輛就處於,隨時分解的狀態。

 

朋友聽完後,如五雷轟頂,多年的積蓄與夢想被擊碎了。

他身邊同事勸他,趕緊把車低價賣掉吧,他回家與家人商量後,決定報廢這輛事故車。

 

他滿臉委屈,沮喪的神態,卻很明確地對我說:我已經上當受騙了,怎麼能再去騙其他人。

我吃虧我認了,這種事故車賣給誰,我的良心都會不安,算了吧,吃虧就吃虧吧。

雖然虧了一大筆錢,但是避免了傷人的事故隱患,虧了就虧了吧。

 

接下去就是痛心疾首地,埋怨自己不帶懂行的人一起去,當場檢查車輛。

追悔莫及,怨聲載道,滿臉愁苦相。

 

雖然,他的心量沒有達到,遇事一笑而過的灑脫,儼然一副小市民的斤斤計較。

他沒有悲天憫人的心胸,沒有濟世救眾的宏願,也沒有心懷天下的慷慨。

我卻在他愁苦埋怨,自怨自艾中,看到了神靈的身影。

 

由於修行的緣故,平時我的大腦近似於空白,意識清醒而思維透明。

記憶原本是影像與概念,淡化的記憶猶如濃重的油畫,淡化成為素描勾勒的概念。

概念失去情景的承托,概念而成的思維,在清醒意識中,如雁過寒潭,意識清澈而不留思維痕跡。

 

記憶清透,無法牽引晴朗的意識,意識在思維中,宛若虛空覺照無礙。

內心覺受習氣,猶如清晨的森林中,朝陽明媚透過飄渺的霧氣。

 

覺知明了,猶如燦爛陽光,透過習氣體驗的感知,凝定無雜湛然清澈。

身與心,意與思慮,無法帶動覺知,明晰覺知則可以,照破心意相續中,層層疊疊習氣妄念。

 

明晰洞照細膩妄念,與覺受習氣構成的,三界六道層層層層生命境界。

猶如陽光投射在清水中,光在水中是清澈無染無掛,水流在光中流動卻毫釐清晰明辨。

 

就在這位朋友,滿心委屈叫苦不迭的業障狀態中,他捨棄自我利益,考慮他人安危的這一念起時,

千真萬確,真真切切,纖毫洞照地,我看到了在他身體內,微觀時空中,那遍滿虛空無盡世界,無量神佛在為他讚歎!

 

此人沒有半點修行,一個不知佛法的人,能夠在自己切身利益受到傷害時,還願意放棄自我保護,去考慮他人,

哪怕他依舊猥瑣,依舊小氣,依舊是小市民,依舊是執迷錢財,但是他動念利他的這一瞬間,

善因已成,福德已種,宿業消減,諸佛加持。

善惡一念之間,決定了此人生命未來的境界。

 

在法界聖賢,明空覺性中,是不受時空限制的。

過去未來無限世界無量眾生,眾生無盡無邊妄想念頭,諸佛是瞬間全知全覺的。

聖人云:娑婆世界,紅塵眾生,凡起一念者,諸佛盡知。

 

凡夫於磨難中,能割捨自我維護,起一念寬捨善心,則引動十方諸佛讚歎。

若在苦難煎熬中,能生一念出離心,厭惡輪迴,渴望解脫,此真心必震動十方世界。

三世諸佛如獲至寶,十方如來視他為子,必定親授灌頂加持,隨身看護不離不棄。

 

此事告訴我一則真相:

 

虔誠並不是慷慨激昂的宣誓,而在於切膚之痛的寬恕。

修行並非是刺血抄經的刻苦,而在於恪守良知的抉擇。

 

真正受諸佛讚歎的,絕對不是人類崇拜的名相,或者宗教喧鬧儀軌,而是凡夫一顆至誠、至真、至純的心。

真正受諸佛加持的,是眾生心中,那一念無私的純善,一念無雜的出離,一念利他的慈悲。

 

清淨心,是如來淨土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