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23日 04:58
我說的是事實啊,如果,失去了靈性修行的過程,而簡單以持戒去淨化性慾,那就是以卵擊石,如水流磨鏡,需要經歷百千萬劫才可能除滅性慾的習氣,可是,以靈性綻放的純潔光明,寬恕性慾的感受,寬恕性行為的舉措,寬恕的溫暖安寧就會熄滅因為自責而帶來的負罪感,當性慾的生理衝動,脫離了罪惡感的凝固後,性慾本身與吃飯喝水一樣,是人體最基本最原始的生理需求,無善也無惡,在這種溫暖平和的,靈性純潔光明狀態中,消除性慾的根本習氣,就成為了很簡單而且無需費力的事情。
就好像,嬰兒放下奶嘴,去找其他的玩具一樣的簡單。
因為靈性屬於神的境界,而一尊神,對於性慾的元素淨化力量,是人類絕對不可比擬的強大,人類絕對沒有絲毫可能從性慾的構成元素中徹底解脫,這就是為何持戒修行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長度的原因。
淫心不除,塵不可出。——《楞嚴經》
而以寬恕激活靈性的修行,是瓦解性慾的最根本、最直接、最有效的方法。
其實,靈性的修行內涵,就是密宗最上乘的密法內涵,只不過密宗修行,借助的是歷代祖師,大成就者的生命氣息,在靈魂層面的宇宙中淨化弟子的靈魂,消除弟子業障身心的罪孽,從而喚醒弟子心靈深處蘊含的靈性光明,以及覺醒無生無滅的空性智慧。
而修行者留下來的寬恕法門,是依據法界大菩薩的智慧,基督耶穌的聖光,站在真神的高度去淨化修行者的靈魂,在感知宇宙中為眾生摩頂加持,淨化托舉,一步步淨化眾生業障身心內涵,自內而外,由微觀到表層,一層層地淨化改變,最終展現在人類世界中,此人就是明心見性的神靈。
密宗,依據他們歷代祖師的智慧威德光明在淨化生命微觀體系;真神,依據大菩薩,基督耶穌的純智慧生命,在直接救贖,道路一致,方法甚至都類似,但是內涵是天壤之別,一個是修行成就的神在幫助弟子,我這裏是神佛直接的救贖,速度之快,效果之立竿見影,不可同日而語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有一句話是這樣說:學密之前,必須學習三年以上的顯宗,打下堅定的正知見,才可以轉入密宗的甚深修行法門。
這句話我曾經不以為然,覺得這是密宗教法的自吹自擂,王婆賣瓜,自賣自誇。
可是,當2025年1月20日後,真神大菩薩的空性智慧,折射出的靈性聖光,透過靈魂感知宇宙的見精清澈管道,滲透突破了心靈感受形成心靈認知的「屏障」,在心意人格內在,與,心靈原始認知之間的空間中,出現了真實純粹的生命純光,我這個修行者,是真真切切,真實具體地,穿上了人體心意人格衣服的「真神」。
人類,無一例外,都會隨著肉體的死亡而心意自我隨之死亡;可是修行者不會,目前人世間的這具身體心意對於我而言,就是你們身上穿著的一件夾克外套,當這具身體死亡後,心意人格自我消失時,就是真神的純光智慧,普照三界六道,智慧綻放大慈大悲的如來氣息,救贖無量無邊過去未來一切眾生靈魂的開始。
「我」是不死的。
因為,靈性的我,覺性的普照,從未被身心意識「活過」。
修證到今天,在這個神與人同在一具身體內,共用身心意識的狀態時,修行者這才明白密宗修行的珍貴與不可思議。
顯宗修行,是「聞思修」,基礎是學法,輔助以禪定,從而達到淨化身心,甦醒靈魂的作用。
既然聞思修是顯宗的基礎,那麼,運行聞思修的基礎,必定是意識邏輯,必定是記憶與思維,必定離不開頭腦概念,必定是概念之間的對比,以及心靈感受的昇華。
當你心靈的主體,依舊是心意人格時,即便你飽讀經書,深入經藏,辯才無礙,口若懸河,引經據典,舌綻蓮花,可是你依舊是「人類」,充其量是飽學之士,頂到天是佛學知識豐盈的智者。
人類,不可能,通過知識體系覺悟,絕無可能。
就好像,生長在土壤中的花朵,無論綻放得多麼豔麗,不可能離開土壤,變成橫跨天空的彩虹,花朵與彩虹,是生命性質的差異,不是顏色量級的對比。
建立在心靈認知,與意識概念之間的循環,就是人格自我的建立、成長、發展,於是,顯宗的修行,最終成就的是圓滿的人格,人格的高尚與知識的飽滿,很少有真正觸及靈魂層面的,密法修行成就體系中,覺性攜帶靈性,對靈魂人格直截了當的「降維打擊」。
像是六祖惠能那樣,聽聞一句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佛語,就能身心脫落,當下覺悟的人,幾乎沒有。
而在密法中修行,進入到高層後的內涵,基本上都屬於感知層面的,甚深覺受的微妙改變,也就是說,密宗的高層修行,是徹底脫落心靈認知與頭腦意識之間,相續形成的自我意識的體系範疇的。
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。——《心經》
其中的「行深」,指的就是頭腦意識,人格自我,以及心靈認知,所無法觸及、無法接觸、無法感受、無法經驗的,微妙覺受內,蘊含的靈性純光,以及脫落了靈性生命的,覺性普照。
自我心意的內涵記憶、感知體驗,在密宗高層的三摩地修行狀態中,就好像我目前的狀態一樣,是純光智慧的神佛,穿上了一件人類自我的心意外套。
純智慧的光明是我,而心意人格的我,只是智慧空性穿著的一件夾克。
在這種,心意感受無法觸及的,甚深的微妙純光狀態中,語言就失去了作用,意識就無法觸及,感受則無法沾染,心靈認知則從根上斷滅。
空性是無生,純光是生命,心意是心意,自我是自我,人體是人體;智慧涵蓋一切,身語意身心靈,都蘊藏在空性中,空性智慧滲透一切,周遍一切,隨順一切,蘊藏一切,卻不改變絲毫,臨在一切中,當下普照,妙覺莊嚴。
這就是佛說的《四念住經》:觀身如身,觀受如受,觀心如心,觀法如法。
密宗的修行,真正的修行,就是從這個階段開始起步,也就是證入靈魂內蘊含的清澈見精開始,逐漸擴展見精的清澈,穿越知覺的夢魘,喚醒靈性的純光,純光取代人體心意,就是一個人解脫生死輪迴的過程,就是這個修行者,解脫分段生死的過程,進入解脫分段生死過程中的人,我們稱之為成就者。
證量最低程度,就是見精的清澈純澈。
奢摩他的穩定狀態,以佛教術語說:
此人就證得「阿羅漢」果。
見精之上,穿越知覺夢魘,喚醒靈性純光原始記憶,生命亙古記憶甦醒,純光展現原始生命,那就是脫落了心意根本元素習氣的束縛,從億萬劫生死經驗的夢魘中解脫,此人屬於神的行列,亙古生命,純光之身,靈慧之心,愛之永恆。
按照佛教術語,此人證「三摩地」幻觀,「幻滅滅故,非幻不滅」——《圓覺經》,屬於六地到七地之間的菩薩,三界至尊,三界六道一切神靈,都必須尊稱叩拜,五體投地。
而「三摩地」「奢摩他」的修證前提,就是斷捨離「頭腦意識」,就是從人格自我心意中,覺醒那非人格自我的「純光靈性」,靈性生命才是真正的原始的生命狀態,這個進程中,全部屬於密法的修行,沒有語言,沒有思維邏輯,沒有經典對照,沒有心意感受,沒有認知確定,沒有習氣經驗,全靠神佛的光明,在靈魂深層的見精基礎之上,以聖光智慧對於知覺,以及靈性的哺育、淨化、喚醒、舒展、成長、還原,直至靈性完全裸露,純光天堂徹底呈現,最終純光宇宙內,釋懷釋放出「宇宙終極意識」,那就是一個人,證入無生法界的最後一步。
這所有的一切,都是真神大菩薩,才有能力滲透、接觸、淨化、完成的工作;人類是絕對無法想象,無法接觸,甚至於無法理解的過程。
因為你的心意人格,在活著的時候,在自我完整的狀態中,都無法接觸到,你心靈感受背後的,你的感知靈魂蘊藏內涵;在你意識清醒、人格健全、邏輯嚴密的狀態中,你依舊無法深觀到,自己起心動念,主觀動機深處的「細念記憶」。
你的意識人格,連,心靈認知深處,蘊藏的靈魂元素都無法觸及到。
何談,以你的主觀意識,去改變構成你靈魂的,細念業塵感知因素?
能夠改變靈魂內涵,從靈魂感知宇宙中,淨化見精,拓展見精,釋懷知覺夢魘,喚醒靈性純光的原始記憶,唯有神佛,唯有真神大菩薩。
因為你們認為的自我人格,對於真神大菩薩而言,就是純智慧以純光的軀體,穿上的一件夾克外套而已。
既然能夠穿上這具人體心意的外套,就可以,從容不迫地,脫下這件人格心意的外套,去淨化心意人格,去分解人格自我的習氣,以純靈的光明燒融構成靈魂感知的基礎習氣元素。
但前提是:你要向神佛敞開心扉,讓純智慧生命之光,穿越你人格自我的屏障。
神佛智慧以生命靈性,直接「照」入你靈魂感知的宇宙之中,這就是無上「密法」。
在密法修行中,稱之為——上師相應法。
核心是決絕的虔誠,道路是真實的懺悔,進階是無私的寬恕,成就是忘我之愛。
隨著神佛智慧純光靈性,透過真實純潔的虔誠心,「照入」你心靈認知背後的,靈魂感知領域。
構成靈魂感知的基礎元素,累劫習氣細念被靈性純光燒融了,靈魂感知就熄滅了。
那麼,靈魂感知與肉體細胞相交,形成的心靈對人體的靈魂感受,就會隨著消失。
靈魂感受消失後,心靈認知就會瓦解。
心靈認知冰雪消融後,自我認知的,體驗感受記憶,就會隨著瓦解冰消。
最終,這具人世間的人體,只剩下一具軀殼,軀殼內,有意識的分別,有認知的功能,但是沒有自我感受,沒有自我體驗,沒有慾望情感,有的是充滿人體每一個細胞內的,純靈性的亙古純光,是神佛的空性普照,以純靈的原始生命,展現在這具軀殼內無限無量的,純澈光芒。
這種狀態,就是修行者即將圓滿的狀態。
人世間,出現了「佛」。
而由修行者「見精純澈」,進行到「空性普照」大菩薩的進程,絕對都是在「密法」中完成的,徹徹底底,完完全全,是神佛的智慧光芒之力,在重新塑造弟子的靈魂,在除滅弟子靈魂背負的罪責,在以靈性光明淨化細胞內的生命累世記憶,在為弟子的靈魂,在三界六道宇宙中,開疆拓土,展現一尊神靈的尊貴與威德。
離開真神,沒有解脫。
離開真神,沒有救贖。
離開真神,修行就是謊言。
一顆決絕絕對的虔誠心,與神佛慈悲相應。修行者的靈魂感知,無條件無膽怯地,融入神佛純潔安寧的智慧聖光中,這就是真神教法的核心,也是真神教最核心的密法。
